晨光刺破薄雾,驴车吱呀呀碾过北莽县城外的黄土路,转入青石铺就的街道。
车后,二十几名白山村少年步行跟随,清一色粗布短打,脚踩草鞋,却个个腰板笔直,眼神清亮,步伐沉稳有力。常年打熬筋骨的气势,藏也藏不住。
城门守卫队正皱眉上前,抬手拦车:“慢着!哪来的?这么多人,做什么?”
白岁安勒住缰绳,下车拱手:“军爷,白山村乡民。盘下了东街同福客栈,这些后生,都是新招的伙计护卫,今日上工。”
“同福客栈?”队正眉头拧紧,脸上闪过一抹忌讳,“那地方……邪性得很,你们也敢接?”声音压低,似提醒又似看热闹。
“开门做生意,图个和气生财。”白岁安声音提高几分,既回队正,也说给周围聚拢的行人,
“客栈此前确有波折,但县尉李大人明察秋毫,已断定是歹人作祟,正在缉拿。我等接手,自当用心经营,协助官府,保一方安宁,不容魑魅魍魉再行猖獗!”
他目光转向身后略显紧张却强镇定的少年们:“玄礼。”
“在!”白玄礼踏前一步,抱拳行礼,身形挺拔,气息沉凝。
“告诉军爷,我等有无决心守住客栈,扫除晦气?”
白玄礼转身,面对二十四名同乡,深吸一口气,朗声喝问:“掌柜的问,有无决心扫晦迎新,护店安民?”
少年们血气上涌,将离家不安与憧憬化为齐声低吼:“有!扫晦迎新!护店安民!”
声浪不高,却锐气逼人,震得清晨空气一嗡。
队正被这声势震了一下,脸上惊疑不定。
他仔细看了看气息明显的白玄礼,又扫过那些稚嫩却倔强的脸庞,最终目光落回沉稳的白岁安身上,咂了下嘴。
“李县尉……”队正低声念叨,眼神复杂,最终挥手,“行了,进去吧。安分些,莫滋事。”
“多谢军爷。”白岁安拱手道谢,不再多言,驾车引队入城。
经过队正身边,白玄礼耳尖,听到极低嘟囔:“……李县尉的名头,眼下在县衙里可未必好使哟……自求多福吧……”
白玄礼目光微凝,记在心里,脚步未停。
一行人穿街过市,来到东街。同福客栈萧瑟的招牌映入眼帘时,少年们仍忍不住低叹。
“哇!比村祠堂还气派!”
“以后就在这儿干活?睡城里大瓦房?”
“那窗户,擦干净肯定亮堂!”
与山村土墙泥瓦相比,这飞檐翘角的二层木楼,冲击着他们对“城里”的想象。
兴奋、好奇、忐忑,交织在每张年轻脸上。
周掌柜早已等候。
交割顺利,银货两讫,地契房契验看画押,客栈正式改姓白。
【元初历224年,白家获得同福客栈,运势 30】
【运势,36】
白岁安目光扫过道卷提示,心中一定。
三十点运势入账,客栈到手。虽前路未卜,但这第一步,总算扎实迈出,手中筹码,又添几分。
若是客栈恢复经营,用不了多久,应该又能收获一笔运势,说不得这次能积累到卜算仙缘的运势。
心思电转间,却被周掌柜的一番话拉回现实。
“店里原先人手,就剩五个老人儿,”
周掌柜指着一旁垂手恭立的李狗儿等几个伙计,
“都是自开业跟着我的,还算本分。白掌柜用着顺手便留,不得用便打发些银钱遣散。”
白岁安点头,目光在那始终低眉顺眼、格外畏缩的李狗儿身上短暂停留。
“多谢周掌柜安排。不知掌柜何时启程归乡?若方便,白某备薄礼登门送行。”
周掌柜是明白人,笑笑:
“不急,还有些琐事缠身,需耽搁些时日。
老夫暂居城东柳巷,门口有棵老槐树。
白掌柜初来乍到,若遇难处,或想打听旧事,可来寻我聊聊。
几分薄面,或许还能顶点用。”
他看向院里那些生机勃勃的山村少年,感慨:
“白掌柜非常人啊。这些小子,好精气神!这潭死水,说不定真能被你们搅活。”
接下来三四日,客栈里外忙得热火朝天。
白玄礼雷厉风行,将二十四人分三班,八人一队,划定巡逻路线、值守时辰、交接规矩,条理清晰。
“爹,光巡逻恐有疏漏。”
晚饭时,白玄礼提议,眉头微锁,
“我想以哨音传讯,遇事能快速反应,互相支援。”
白岁安眼中赞赏:“想得周全。具体操练,你来定。只是兵器……”
“眼下只能用削尖磨利的硬木棍替代。”
白玄礼眉头更紧,
“添置制式兵刃开销大,工续繁琐,非一日之功。”
一旁王虎挥拳,满不在乎:
“礼哥,咱不怕!有棍子一样揍瘪三!山里打猎,靠陷阱和力气!”
李辰附和:
“就是!练好了,空手也能擒贼!等赚了钱,再换好的!”
白玄礼缓缓摇头,目光扫过兄弟们:
“有备无患。赤手空拳对利刃,吃亏太大。此事……我再想办法。”
言语间,已初具统领者考量。
柳青青带着客栈留下的两个婆子,烧大锅热水,将少年们换洗衣物浆洗干净,晾满后院。
她还细心地将头发乱蓬蓬的小伙子一个个叫到跟前,修剪头发,刮净胡茬。
白岁安看着院里精神焕然一新的小伙子们,对妻子笑道:
“青青,多亏有你。这一收拾,利索多了!瞧着就精神!要是衣裳统一样式,更显气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