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太子道:“无妨,请众将士一并近前来就是。”其声虽稚嫩,却也清朗。
何胜只得让开,陈封率众亲兵越过羽林卫兵士,行至东极殿阶下。陈封身上铠甲厚重,但他仍屈膝跪下,有吕吉与陈二虎搀扶,才勉强跪倒在地。满院一众兵将,只除羽林卫众将士之外,见陈封跪倒,纷纷跪地伏首。顷刻间跪倒满院甲兵,便连崔言与裴绪也一同跪倒在地。
陈封高呼道:“臣陈封叩见太子殿下。”
满院兵将山呼“叩见太子殿下。”
太子清朗的声音又再响起:“陈卿请起,众卿请起。”
“谢太子殿下。”满院铠甲碰撞声响,众将士各自以兵器拄地,摇晃起身。吕吉与陈二虎也搀扶陈封起身。
太子道:“陈卿所受冤屈,圣上与我尽已知晓,纵使陈卿今日不来,终不能教奸臣猖狂了去。陈卿放心,现下已是天明上朝时分,圣上即刻便降旨惩治元凶巨恶,为陈卿昭雪冤屈。便请陈卿率众将士退出大内,各归本位,各安本分。厚待功臣,乃我大郑祖宗家法,陈卿与众将士皆是我大郑的功臣,朝廷定不会慢待诸位。”
陈封恭恭敬敬答道:“殿下,非是臣斗胆不遵圣上与殿下旨意,实是今日之事非但事关臣全族老小性命,更关系数万将士身家性命。这些将士将性命交到臣手上,臣若就此退去,这些将士也不答应。”
众将士轰然应道:“臣等不敢退。”声震殿宇,回声不绝。
太子面露惧色,看看四周将士,又看看陈封,忽地拾阶而下,到陈封身前,轻声道:“崇恩今日定要得了洪都知才肯罢休么?”
陈封亦低声道:“殿下恕罪,洪庆已在我手,若不得洪福,他岂肯与我甘休?”
太子道:“今日若将洪福交予你,圣上颜面何存?这是天大的事,否则,岂惜一洪福哉?崇恩且退兵,待你兵马退出大内,圣上即刻便将洪福交出,绝不食言。崇恩太过仔细了,君无戏言,这里有政事堂四位相公,又有这许多将士,圣上的旨意,岂能不作数?”
陈封一惊,抬头看向太子。这番话颇为老练,然太子不过十六岁,竟然如此老成,却也不可小觑了。陈封只看一眼,便即垂首道:“殿下恕罪,臣不能从命。陈封舍了性命为国征战二十年,勉强苟全性命,若在自家手中送了性命,岂不为天下人耻笑?”说罢又抬起头,直视太子,又将声音压得极低道:“殿下,今日臣得了洪福,臣保殿下十日内继位登基,克承大统。”
太子虽少年老成,却毕竟年少,闻听此言大惊失色,颤声道:“陈...陈太尉不可戏言,我...圣上春秋鼎盛,我怎敢有非分之想?”
陈封微微一笑,眼中竟有了轻蔑之色,道:“殿下回去罢,将臣的话禀与圣上。圣上已年迈,大位尚且难保,竟还痴心于脸面,岂非本末倒置?况且臣未率兵直闯东极殿,已是顾全圣上与殿下体面,臣请圣上万勿得陇望蜀。”他这番话声音仍是极低,只太子一人可闻,说到最后四字时,眼神中已有了杀意。
太子看向陈封,难掩惊惶之色,道:“陈太尉...”
陈封拱手作礼,朗声道:“臣恭送太子殿下。”
太子一时无措,只得轻轻拂袖,转身离去。
太子与袁端、宋质进了东极殿,大门“咣当”一声重又关上。只等不足一刻时辰,陈封有些不耐,回身看看程备。程备会意,便去寻将领传令。不一时,满院左骁卫将士聒噪起来,许多人叫嚷:“洪福奸贼出来受死。”“再不出来,将他这屋子砸烂。”“等他作甚,闯进去拿了直娘贼便是。”叫嚷声渐盛,更有将士以刀矛顿地,发出“铿铿”声响。何胜见了,也变了颜色。
过不多时,殿门果然又开,只见太子在前,袁端、宋质分列左右,五个内侍拘着洪福在后,走出殿来。
太子并未下阶,只四个内侍将洪福送下阶来。还有一个内侍,伴在太子身侧,却是紫宸殿左侍禁高忠。洪福踉跄走下阶来,只看了陈封一眼,便即垂下头去。陈封见他未戴幞头,身上只着常服,发髻胡须虽仍一丝不乱,面色却已没了昔日神采,只眉头嘴角,仍不肯舍弃旧日一点倨傲。
陈封道:“久违了,洪都知。”
洪福斜睨陈封一眼,冷笑道:“陈崇恩,你也莫得意,若论手段,你哪里是我的对手。不过你手中有兵而已。但你今日既做出这等事来,迟早有罪有应得之日。那时你我泉下相见,再论胜败。”
陈封仰天大笑道:“区区一个阉人,也敢与我论胜负?我执掌天下兵马,你不过阴谋诡计而已,还敢构陷于我,岂非自不量力?洪福,不论我日后如何,你都无缘得见了,我自会送你与你兄弟一家至九泉之下团聚。”说罢轻叱一声,再不看洪福一眼。卫绾接过洪福,押到军中去了。
太子道:“陈卿,你既已得了洪福,便将兵马退出宫禁。速去罢。”
陈封躬身施礼道:“臣遵殿下令旨。适才臣之言,定然作数。”
却听高忠扯开嗓子叫道:“圣上谕旨,大德皇帝如天之仁,从陈封之请,着将内侍省副都知洪福交予禁军法办,听任禁军都宣抚使陈封处置。禁军众将士一夜辛劳,朕甚怜之,当各归本位,以养精锐。今夜之事,一概不究。上敕。”说罢四下张望,却无一人叩谢圣恩,只得又道:“圣上宣陈封觐见。”
陈封笑道:“众将士一夜辛劳,圣上也是一夜不得睡,想必早已乏了,臣怎敢再搅扰圣驾。便请圣上回驾紫宸殿,好生歇息。”
高忠怔住,却未想到陈封竟不奉旨,看看袁端,又看看宋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却听陈封又道:“圣上年迈,早已不理政事,国事便也不必劳烦圣上了。袁相公、宋相公、崔左丞、裴右丞,便请回政事堂一同商议国事。太子殿下若未受惊吓,也请移驾政事堂,如何?”说罢也不等众人答话,便即回身率先出了东宫院子。
喜欢兴亡云烟事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兴亡云烟事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