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风采展示却已正式落幕,省电台黄金档的声浪虽有余波,用不了多久,也将逐渐散尽。
21点35分,省广播电台食堂。
播音结束后,庄静安排了一顿丰盛的夜宵,不过,气氛却有些微妙。
红烧肉香,小葱拌豆腐清亮,大家举着汽水杯,眼神里都带着点对短暂相逢的不舍。
“帆哥,真得走了?”谢小东嘴里塞着馒头,含糊不清地问,眼神里还闪着见习主持人的兴奋余晖,“你这去了华音,以后是不是就成大音乐家了?我们还能找你接富贵不?”
杨帆笑着给他夹了块肉:“华音又不是龙潭虎穴。只要你们还愿意接,我这富贵雨露就下不完。庄姐,电台这边,以后有适合的好苗子,您多费心。”他朝庄静举杯示意。
庄静抿嘴一笑:“放心,今晚这效果,台长都乐开花了。以后少不了合作机会。杨帆,你这脑子里的东西,可别藏着掖着。”
孟婉婷也轻声说:“杨帆,谢谢你。《黄梅戏》这首歌,省台戏曲栏目真联系我了!这机会……”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婉婷姐,你值得。”杨帆真诚地说,“戏腔这条路,大有可为。”
黎娜坐在杨帆斜对面,安静地吃着,目光偶尔掠过杨帆,又很快落回碗里,或者望向食堂窗外喧嚣渐歇的夜色。
她的归途车辆必经界沟县,两人之间似乎有一种不言自明的默契,订了同一趟车票。
当杨帆提到九月份左右去华音时,黎娜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蜷了一下,随即像无事发生般继续夹菜,只轻轻“嗯”了一声,算作知晓。
翌日清晨,省城汽车站。
薄雾尚未散尽,空气带着微凉。
谢小东和孟婉婷前来送别。
谢小东用力拥抱着杨帆的肩膀,像要把富贵都抱进他骨头里:“帆哥!苟富贵,勿相忘!到了BJ,别忘了小弟!等我将来混出点名堂,找你喝酒!”
孟婉婷则对黎娜说:“娜娜,一路顺风。杨帆同志……一路顺风。”她看向杨帆的眼神带着敬佩,也有一些离别的不舍和怅然。
绿皮客车摇摇晃晃,驶离喧嚣的省城。
窗外是熟悉的北方平原景色,夏日的绿意正浓。车厢里混杂着汗味、烟草味和尘土的气息。杨帆和黎娜并排坐着,中间隔着狭窄的过道。
起初是沉默。
杨帆闭目养神,思考着即将到来的诸多安排。
黎娜则侧头专注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村庄,阳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的一处褶皱。
“那个……”黎娜的声音忽然响起,不大,却清楚地穿透了车厢的嘈杂,“省城的演出……很特别。”
她没有看杨帆,目光依然落在窗外,仿佛那田野里有什么值得探究的东西。
杨帆睁开眼,看向她线条柔和的侧脸轮廓:“是《九儿》特别,你的声音赋予了它灵魂。没有你,那些舞台设计也只是空架子。”
“是你写的歌好。”
黎娜终于转过头,清澈的眼眸看向杨帆,窗外的光映在她眼底,嘴角那粒小小的红痣在光影里清晰可见,“还有……一直都没说…谢谢你。”
“相互成就。”
杨帆笑了笑,带着点调侃,“倒是你,胆色过人,敢接我泼天富贵的茬儿。”
提到这个,黎娜的嘴角似乎向上弯了一个极小的弧度,又迅速抿平,只轻轻嗔了一句:“还不是被你这张嘴唬住了…五毛钱的富贵……”声音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细微波动。
气氛悄然松动。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音乐,聊着省城的见闻,聊着各自的琐事。
黎娜说起豫省歌舞团排练厅的老旧钢琴总跑调,杨帆便笑着接一句后世关于乐器保养的冷知识,引得黎娜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路途在这样平淡又带着点默契的交谈中,似乎缩短了不少。
界沟县城到了。
客车吱呀一声停下,扬起一片尘土。
杨帆拎着简单的行李跳下车。黎娜也跟了下来,站在车门踏板旁。
杨帆指了指不远处熟悉的县城街道:“就这儿吧,我学校离得近,几步路。”
“嗯。”黎娜点点头,湖蓝色的裙摆被微风轻轻拂动。
她看着杨帆,眼神平静,像一泓深秋的潭水。
夏风吹过,几缕发丝拂过她光洁的额头。她抬手,轻轻将发丝拢到耳后。
“黎娜,”杨帆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一种对未来的笃定,“豫省歌舞团是你的起点,但不会是你的终点。你的声音,值得被更广阔的天地听见。”
他顿了顿,目光坦然而诚恳:“如果……你以后在团里有了新的想法,或者遇到了什么需要探讨的舞台问题,”
他巧妙地避开了过于私人化的字眼,“到了BJ安顿下来,可以给我写信。或者……”他笑了笑,“直接去华音找我。音乐的路,同行者多些,总不是坏事。”
黎娜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只有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一圈极其细微的涟漪。
她迎着杨帆的目光,认真地回答:“好。我记住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坚定的份量。
“一路顺风。”杨帆笑着挥挥手,转身,背影挺拔地汇入县城上午的人流之中。
杨帆回到界沟师范,第一时间去给李校长和范明远副校长汇报省城之行。
自然少不了提到那震撼的开场《男儿当自强》和与黎娜合作的《九儿》,提到参加了省广播电台的节目。
“好啊!杨帆,你没辜负学校的期望,更没辜负范校长的期望!”
李校长红光满面,抓着杨帆的手不停停地拍着他的手背,“华音!好啊!这是鲤鱼跳龙门!以后你就是我们界沟师范飞出去的金凤凰!学校姜以你为荣!”
汇报完毕,杨帆特意问起谢芳参加高考的事情。
李校长叹口气:“小谢啊,家里给的压力太大,有些不为人知的事……唉!她是个要强的孩子,成绩一直拔尖。”
“现在学校即将放假,她直接回家了,说是要闭门冲刺高考!拼一把!这丫头,不容易啊!”
喜欢1985文艺时代请大家收藏:(064806)1985文艺时代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