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二十五分,省广播电台一号演播厅。
暖黄色的灯光下,几张简易沙发围成半圆,中间是庄静的主持位,旁边是谢小东的见习席。
杨帆、黎娜、孟婉婷坐在嘉宾区。
谢小东穿着白衬衫,坐得笔直,不难看出人有点紧张,不停地偷瞄庄静面前的监听耳机和密密麻麻的卡片。
黎娜安静地坐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孟婉婷则稍显兴奋,时不时调整一下坐姿。
杨帆最为放松,背靠沙发,目光扫过控制室玻璃后忙碌的身影,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对他这个经历过网络直播洗礼的重生者而言,这80年代的广播黄金档,实在有些小儿科。
庄静深吸一口气,对着控制室比了个OK的手势。
隔音玻璃后,导播的倒数手势落下。
“嘟——!”
“各位听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省人民广播电台,您正在收听的是临时调整为黄金时段播出的‘都市夜未眠’!我是主持人庄静!”
庄静清亮圆润的声音通过电波,瞬间覆盖了千家万户。
“今晚,我们迎来了一组特别的嘉宾——他们是刚刚在全省‘新时代青年文艺风采展示’活动中大放异彩的获奖精英!他们是:凭借震撼人心的《九儿》荣获表演类一等奖的,来自豫省歌舞团的黎娜同志!”
“”以创新改编歌曲《女驸马》获得创新奖及表演类二等奖的,舒城黄梅戏剧院二团的孟婉婷同志。以及,开场唢呐《男儿当自强》震撼全场,并荣获优秀创作指导奖的,界沟师范的杨帆同志!”
“同时,”庄静笑着侧身,“今晚我们还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见习嘉宾主持人,谢小东!欢迎小东!”
“大家好!我是见习主持人谢小东!今晚跟着庄姐和各位老师学习,保证让大家‘夜未眠’得开开心心!”谢小东声音洪亮,还有点紧张,但效果出奇地好。
“好,闲话少叙。”庄静看向杨帆,眼神示意——按计划,该你了。
杨帆微微颔首,接过话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和安定感,仿佛直接穿透收音机,落在每个听众耳边:
“庄姐说得对,获奖都是过去式。今晚是‘夜未眠’,不如让我们先听听,能穿透夜幕的声音。”
他转向黎娜,眼神温和却笃定:“黎娜,让收音机前的朋友们,再感受一次九儿的力量?”
“好!”
黎娜深吸一口气,面对麦克风,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而深邃。没有舞台的灯光布景,只有话筒和寂静的演播室。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清泉般纯净,带着泥土气息的声音响起,瞬间抓住了所有听众的注意力。没有伴奏的清唱,更显功力!
紧接着,杨帆的吉他声适时切入,低沉的心跳般的拨弦,为这纯粹的歌声铺上底色。
“手边的枣花香……”
“高粱熟来红满天……”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当那标志性的高音撕裂感再次爆发,配合着黎娜投入全部情感的嘶吼,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出去时——
省城纺织厂女工宿舍内,几个刚下夜班的女工正围着一台红灯牌收音机打毛线。黎娜的高音一出来,王姐手里的毛线针“啪嗒”掉在地上,她怔怔地看着收音机:“我的老天爷……这姑娘的嗓子……咋能这么亮?我这心口都跟着颤!”
中文系李教授刚泡好茶,准备听点轻松的音乐。
黎娜的歌声传来,他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眉头紧锁,随即又缓缓舒展,眼中露出惊叹:“直击灵魂的演绎……歌词的意象,声音的爆发力……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郊县农机站值班室,老张头正就着花生米听评书,电台突然切换,黎娜的声音灌满小屋。他愣了几秒,随即一拍大腿:
“嘿!这闺女唱得带劲!比那咿咿呀呀的戏文听着痛快!”
省艺校琴房,一群学生围在唯一有收音机的琴房里,屏息凝神。一个学声乐的男生喃喃道:“这气息……这共鸣位置……教科书级别啊!不对,比教科书还牛!”
一曲演唱完毕,演播室里寂静无声,只有轻微的电流音。
庄静压下心中的激动,迅速接上:“感谢黎娜!这声音,足以让整个夜晚为之动容!收音机前的朋友们,你们的掌声在哪里?”
虽然看不到,但她巧妙地引导着想象中的互动。
谢小东立刻机灵地对着话筒鼓起掌来,带动着演播室里也响起了掌声。
“谢谢,谢谢大家。”黎娜的声音带着唱完后的微喘和一丝羞涩。
杨帆的声音再次响起,平稳地掌控着节奏:“歌声能穿透夜幕,也能勾起时光。接下来这首,送给所有在时光里相遇又别离的人。”他抱起吉他,指尖轻拨。
悠扬的前奏流淌出来,带着淡淡的怀旧与感伤,却又无比动听。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杨帆的嗓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和温柔,娓娓道来。没有复杂的技巧,只有真挚的情感,和对旋律、节奏的精妙把控。每一句都仿佛敲在听众的心坎上,勾起无数关于青春、关于离别的回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