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离开北胤了,周传玺却有很多的舍不得。
以往的日日夜夜,他千方百计的想要逃离这个地方,现在却有些留恋起来了。
在上京,他待了足足八年多,从弱冠之年,快到而立,中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也认识了太多有趣的人。
质子府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现在再看,格外亲切。他住惯了这里,也习惯了这里四季分明的气候,这异乡,反倒像是家乡了。
而想到千里之外的烟雨江南,他心中既是激动,又有些近乡情怯的戚戚然。
很多东西要收拾,很多的事要料理,很多酒必须要喝。还要将消息,通知到千里之外的新安,让江隽他们提前做好安排,部署好一切。
等收到江隽传来确定的消息时,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
八月底,外面的暑气,依然很盛。树上蝉鸣声声,街上热浪袭人,连狗都热得哈喇着舌头,的确不是出行的好时候。
可回家的梦,周传玺已经做了太久太久。
恨不得肋生双翼,一下子就到了金碧辉煌的金陵城。
他知道,赵君临不会出尔反尔,晚些走,事情也不会有变。可就是一刻都等不得。冒着炎炎酷暑,也要即刻南下。
赵君临很难理解,他归心似箭的心情,并未再多挽留。拍拍他的肩道:
“那朕,亲自为你饯行。”
站在高岗上,两人喝了一杯又一杯,保重的话,也说了一遍又一遍。
他们都知道,此地一别,怕是今生能够相见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都有些真情流露。
可送君千里,总有离别的时候。
饮下最后一杯酒后,赵君临指着樊起和他率领的五千精兵道:
“玺公子,你们的内政,朕不好插手太多。以后的路,只能靠你自己一步步走了。”
“你现在根基不稳,回去难免会被欺负。樊将军,还有这五千精兵,算朕送给你的礼物。”
“等你一切稳定下来,再遣他们回来好了。您的命令,就是朕的命令。他们会以性命来保护你安危的......”
周传玺讶异地看向赵君临:“这怎么使得。”
赵君临笑笑拍拍他:“你记得朕的人情就好。
“走了。再婆婆妈妈下去,就像娘们啦。”
车队缓缓前行 ,行出好远,周传玺还不断回头看着。
他们从未称兄道弟,或是说出任何煽情的话来。但君子之交,从不需要虚里八套的东西。
看着兄长频频回头,周玉瑶终于忍不住,偷偷往外看去。
只见赵君临骑在马上,依然站在高岗处。
她怔怔地看着,直到最后的离别时刻,她都没有下车见他。
她怕舍不得,更怕自己控制不住流出泪来。
周传玺看着妹妹的神色,说道:“阿瑶心中既然有他,忘不掉他,为什么不选择留下来。”
周玉瑶使劲摇摇头,倔强地说道:“我留下来做什么。”
“我是一国公主啊。我也有自己的骄傲。”
“哪怕我再爱一个人,要是他心中没有我,那我也不会再爱他了......”
周传玺看着漫漫前路,轻轻地叹了口气:
“玉瑶,说的好。”
“天下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到处跑。”
“以后,皇兄一定给你找到更好的。他一定比赵君临还英武,比江衍之还好看.......”
周玉瑶笑笑,最好的,她其实已经遇到过了。将来也不会遇到更好的人了。
但人生辽阔,她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的。
她是一国公主,当活得体面又有尊严。又怎会任由自己,一错再错。这三年的时光,就当是场梦吧。
别了,赵君临;别了,北胤......
她自会有她的碧海蓝天。
神武五年夏末,周传玺 由 大将军樊起护送下,一路南下,历经数月,终于在秋凉时节,到了金陵城下。
接到太子兵临城下的消息。诸位皇子,大臣们都大吃一惊。
新安帝,看到赵君临亲笔书时,更是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
赵君临在书信中,大放厥词。说是新安帝每年都给自己送岁币,美人,他笑纳了。他也送他一份大礼,作为感谢。将太子玺送归新安......
新安帝看着信,又惊又气。
他不知道赵君临和周传玺达成了什么协议,但周传玺他能平安回来,确实出乎意料。赵君临 , 怎么会 愿意放他回来。又为什么送他回来呢?
难不成他知道自己和太子不对付。不应该啊。
再想到太子这两年来,一直在敌国效力,与赵君临走的很近。难不成,赵君临有意扶持他做新君。
一想到这里,新安帝气更不顺了。
生气归生气。新安帝也知道,周传玺带着五千兵马,就敢回来,定是有恃无恐的。他要是不开城门。说不定,下一步,赵君临就有借口,带人打进金陵来。
北胤.军事强盛,新安很难与之为敌。而且坊间百姓,都知道太子是为国受难,要是不让太子入京,怕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