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志贺
八桂新风启智篇,
东盟链结育英贤。
双港联珠擎砥柱,
千行赋能焕山川。
芯火燎原芯火炽,
智云覆野智云翩。
最喜湾区江海阔,
人才小高地势显。
……
赏析:
旧瓶酿新酒,广西有料!
说起贺诗,总让人想起古人摆开笔墨、引经据典的严肃模样——要么是“海内存知己”的深情,要么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可这首《广西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志贺》偏不按套路出牌,拿着唐诗宋词的“旧瓶子”,装了满满一坛“人工智能”的新酒,读起来既有古韵的醇厚,又有科技的清爽,堪称“古典文学与现代科技的梦幻联动”。
先看首联“八桂新风启智篇,东盟链结育英贤”,一开篇就把格局拉满了。“八桂”是广西的雅称,这俩字一出来,瞬间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地域代入感,像极了唐诗里“齐鲁青未了”的起笔手法——先锚定方位,再铺展意境。但妙就妙在“新风”和“启智”,把“办学院”这事儿写出了开疆拓土的新鲜感,不再是老套的“兴教化”,而是紧跟时代的“启智能”。后半句“东盟链结”更绝,古人写外交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往来,现在直接升级成“链结”东盟的国际视野,一个词就把学院“面向东南亚”的定位说透了,比写十句“往来无白丁”都精准。
颔联“双港联珠擎砥柱,千行赋能焕山川”,简直是“用宋词的对仗,写现代的合作”。唐诗宋词最讲究对仗工整,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这里“双港”对“千行”、“联珠”对“赋能”,既守了格律的规矩,又玩出了新花样。“双港联珠”把桂电和港科大的合作比作“两颗珍珠串在一起”,比说“强强联合”生动十倍,颇有宋词里“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的灵动感;后半句“千行赋能焕山川”更有画面感——古人写“焕山川”靠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现在靠的是人工智能给千行百业添动力,一静一动、一古一今,把科技的力量写得既有气势又不生硬。
颈联“芯火燎原芯火炽,智云覆野智云翩”,绝对是全诗的“神来之笔”,把唐诗的“比兴”手法玩到了极致。古人爱用“火”和“云”做意象,比如“野火烧不尽”的坚韧,“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柔美,而这里直接把“芯”和“智”嵌进去,成了“芯火”和“智云”。“芯火燎原”让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把“星火”换成“芯火”,一下子就指向了集成电路这些“硬核科技”,既保留了“燎原”的扩散感,又点出了“芯片是科技核心”的本质;“智云覆野”则更妙,“云”不再是天上的浮云,而是“智能云服务”,“翩”字用得极巧——古人写鸟用“翩”,写云也用“翩”,现在写智能云也用“翩”,仿佛能看到数据在云端轻快流动的样子,比说“智能云覆盖广泛”要雅致太多,颇有李白“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飘逸感。
尾联“最喜湾区间海阔,人才小高地势显”,收得干脆利落,还带点小惊喜。唐诗的尾联常用来抒情或点题,比如王维的“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而这里“最喜”二字一出来,像极了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的直白亲切感,瞬间拉近距离。“湾区间海阔”既点出了“北部湾”的地理优势,又暗喻“发展空间广阔”,比写“前途光明”更有画面;“人才小高地势显”则直接点题——办学院的核心是育人才,用“小高地”比喻人才聚集区,既符合“广西多山”的地域特色,又呼应了“擎砥柱”的定位,最后落回“人才”二字,让整首诗的主题从“办学院”升华到“育人才、促发展”,余味十足。
整首诗读下来,就像看一场“古典诗词与AI的跨界秀”:没有生搬硬套的“之乎者也”,也没有堆砌术语的“科技报告”,而是用唐诗的意境、宋词的对仗,把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人才培养这些“现代话题”写得既有古韵又接地气。古人要是知道,千百年后有人用他们的笔法写“芯片”和“智能云”,说不定也会拍着桌子说:“这诗,够新潮!这学院,有看头!”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