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三叔是刘邦 > 第112章 金玉良言

三叔是刘邦 第112章 金玉良言

作者:红掌清波.QD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09-10 12:09:00

“扶苏苦苦哀求,还有叔孙通的亲笔信函,先生却坚决不肯纳扶苏于门墙。

现在这位小兄弟不过是寥寥数语,先生却就答应了收他为徒。

先生为何厚此薄彼?但不知先生是在嫌弃扶苏的资质,还是在担忧扶苏的诚意?”

贵气逼人的年轻人满是困惑。不过,他对马维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十分轻柔,态度也十分恳切温和,并没有失去对马维的尊敬。

扶苏?

听到这个名字,刘信忍不住心中微微一震,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在薛城和沛县都出现秦兵最精锐京城卫戍部队的原因。

原来,眼前这个贵气逼人的年轻人,就是公子扶苏!

秦始皇的大儿子,大秦帝国本来的继承人!

由于他来到了南方,出现在了沛县,所以这里才会出现那些最精锐的秦兵。显而易见,那些最精锐的秦兵,就是来护卫他的。

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皇子出行,才配得上这种最精锐的部队护卫。

那么,作为秦始皇的大儿子,大秦帝国实际上的太子,此时此刻,扶苏为何会出现在沛县呢?

听他话中的意思,他这次来沛县,居然是专程来找马维,要拜马维为师的。

而且,还有叔孙通的推荐函。

叔孙通,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刘信倒也并不陌生。这也是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

叔孙通乃是秦汉间儒学大家,汉初朝仪的主要设计者。他在儒家背景显赫,早年师从的是孔鲋!

孔鲋,也就是孔子的八世孙,堪称儒教正宗嫡传,战国末世儒家的掌门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孔鲋自己不愿意出仕,做秦始皇的臣子,就派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叔孙通,出仕秦朝。

叔孙通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秦始皇的赏识,成为了待诏博士,也就是秦始皇秘书班子的重要成员。

也由于这个,此时此刻,就天下读书人特别是儒家人士来说,最权威的宗师是隐世的孔子嫡传孔鲋,而最显赫的则是叔孙通。叔孙通堪称是儒家人士在秦朝朝廷上的领袖。

作为秦始皇的大儿子、大秦帝国的太子,公子扶苏最信奉的,正是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儒家学说奉行者。

因此,他和叔孙通关系很好,不足为奇。

叔孙通正好是薛城人。

这就说得通了。看来,之前那队秦兵出现在薛城,说明扶苏也到过薛城,然后才来到沛县,拜访马维。

薛城与沛县相距很近。叔孙通既然是薛城人,对沛县的情况自然很了解,知道马维到了沛县,所以才会推荐扶苏前来。

由此可见,马维也是儒家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以致连叔孙通也会推崇他,公子扶苏要千里迢迢前来拜师。

难怪,他能教出刘邦这样的学生!难怪,刘邦自从拜他为师之后,就为之一变,最终成为了堂堂的汉高祖!

只是,这样了不起的儒门人物,为什么却不能想叔孙通那样,去朝廷任官,而选择来沛县这种小地方隐居授徒?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这点暂时还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刘季之所以能够成为刘邦,乃至成为后来的汉高祖,原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他有这么厉害的一个老师!

相通了这一切,刘信不由得有些心神激荡。对于自己能够抢先拜马维为师,更是觉得振奋。

同时,也很好奇,马维为什么愿意收素不相识的自己为徒,却居然会拒绝公子扶苏拜师?难道就是因为他选择隐居,淡泊名利,刻意疏远权贵?

却听马维对扶苏说道:“非也!非也!老朽既不敢怀疑公子的资质,更不曾怀疑公子的诚意!公子聪明英勇,实在是天下一流人物,愿意入我儒门,实在是我儒门之大幸!

叔孙通信中说你心向儒门,至诚至信,乃是当今世上最纯粹之人,老朽亦深信不疑!”

扶苏更加困惑,温言道:“既然如此,先生究竟为何拒绝赐教扶苏,收扶苏为徒?”

马维被他问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叹口气,道:“非也!非也!不是老朽不愿收公子为徒,而是老朽不能收公子为徒!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子乃是天下至贵之人,老朽偏偏厌倦世事,只愿蜗居在这偏远乡里,隐居避世,富贵于我何加焉!

且老朽虽然年长于叔孙通,但若要说学问,自问未必就比他精深。公子一心向往儒门、渴求钻研儒学,那还是求教于叔孙通为宜!”

扶苏默然。

他知道,马维不肯收他为徒的态度坚决,再多说也无意义。终于,向马维行了一个师礼,道:“既然如此,扶苏只得告辞!只盼先生他日能体谅扶苏的诚意!”

马维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道:“公子不以马维卑鄙,远道而来,马维愧无以报。唯有一言相送。

叔孙通说公子至诚至信,惟愿公子谨记: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刘信闻言心中一动:马维此话,是大有深意啊!

从史书记载来看,公子扶苏的后来下场,是十分凄惨的。他本来是秦始皇指定的接班人,不料,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跟随在身边的权臣赵高和丞相李斯趁机篡改遗诏,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秦二世。

秦二世为了防止扶苏回来夺回皇位,便派遣使者,伪造秦始皇的诏书,要当时远在边关和蒙恬一起修筑长城的扶苏,选择自尽。

这份假诏书漏洞百出,蒙恬劝他不要相信。但是,扶苏“至诚至信”,觉得自己不能够怀疑自己的父亲,就选择接受诏书,自杀身亡!

可见,一个人的最大优点可能就是一个人的最大缺点。“至诚至信”,既是扶苏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马维送他“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中庸》,本意是要求儒家门人在做人方面要努力实践诚,选择美好的目标并执着追求。

但结合公子扶苏后来的下场来看,马维这又似乎是在隐隐地提醒他:做人至诚至信是好事,但真正的诚信,并不是不加分辨地愚忠,而是要“择善固执”,明辨善恶,对善的才诚信,对恶的就不一定要盲信。

这,实在是对扶苏最为重要的金玉良言!

如果,扶苏听懂了这句话,那么,历史将会改变!

喜欢三叔是刘邦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三叔是刘邦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