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听着阿芷的话,脑海里浮现出苏老师慈祥的面容。苏老师已经在中医推拿领域耕耘了三十多年,头发虽已有些花白,但眼神依旧明亮,每次给他们上课或是指导练习时,都充满了热情。“苏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很高,她总说,中医推拿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以前我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的重量,直到这次准备义诊,看到社区里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才明白,我们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两人继续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时而交织在一起,时而又分开,就像他们与苏老师之间的传承纽带,紧紧相连,从未断裂。“这次义诊,我们准备了那么久,从筛选合适的推拿项目,到准备宣传资料,再到反复练习手法,就是希望能给社区居民带来真正的帮助。” 林风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坚定,“我想,等义诊结束后,我们把遇到的故事和取得的成果告诉苏老师,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阿芷笑着点头:“是啊,苏老师一直希望我们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帮助更多的人。我还记得她曾经跟我们说过,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跟着她的老师去偏远山区义诊,那里条件特别艰苦,没有像样的医疗设备,甚至连稳定的电源都没有。但她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用精湛的推拿技术为当地的村民缓解病痛。苏老师说,看到村民们康复后脸上的笑容,她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林风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夜空,虽然夜色浓稠,但他仿佛能看到苏老师当年在山区义诊时的身影。“苏老师的老师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中医吧?” 林风问道。
“嗯,苏老师说,她的老师一辈子都在为中医推拿的传承和发展努力,不仅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还编写了好几本关于中医推拿的书籍,为行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阿芷回答道,“苏老师常说,她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影响,所以她也希望能像她的老师一样,把中医推拿的技艺和精神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热爱中医推拿的年轻人。”
林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突然意识到,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从苏老师的老师,到苏老师,再到他和阿芷,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传承,中医推拿才能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焕发生机。“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们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 林风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虽然我们只是两名普通的医学生,能力有限,但我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中医推拿的好处带给更多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中医推拿。”
阿芷看着林风眼中闪烁的光芒,心里也充满了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中医推拿,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中医文化的队伍中来。等这次义诊成功了,我们还可以去更多的地方举办义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就像苏老师和她的老师那样。”
夜色渐深,路边的路灯依旧明亮,青石板上的 “哒哒” 声还在继续,伴着两人的对话,在夜色中回荡。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传承中医推拿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 也许会有人不理解、不认可中医推拿,也许在推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但只要他们像苏老师那样,心怀医者仁心,坚持把每一件 “小事” 做好,用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这份传承就会像路边的路灯一样,永远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也照亮更多患者的希望之路。
林风抬手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不早了,明天就是义诊的日子,他们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我们该回去了,” 林风说道,“明天还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义诊呢。”
阿芷点了点头,眼角眉梢都浸着笑意,那笑容在暖黄色的路灯下显得格外柔和,像是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迎春花,带着蓬勃的希望。她与林风相视一笑,无需过多言语,彼此眼中的坚定与期许早已悄然传递。两人并肩转身,继续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鞋底与石板接触的 “哒哒” 声,在寂静的夜色里如同温柔的节拍,与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风吹树叶的 “沙沙” 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了一曲独属于夜晚的宁静乐章。
青石板路被路灯的光芒笼罩着,每一块石板都像是被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光晕,连石板缝隙里残留的细小沙粒都清晰可见。两人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很长,时而紧紧相依,时而随着脚步的移动微微错开,又很快重新交叠,仿佛象征着他们与中医推拿传承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阿芷下意识地攥了攥手心,指尖还残留着白天练习推拿时的酸胀感,那是反复琢磨手法、调整力度留下的痕迹,却让她心里充满了踏实的成就感。
“一定会的。” 阿芷笑着点头,声音里满是笃定,她侧过头看向林风,眼神明亮得像夜空里闪烁的星辰,“而且我相信,等我们积累了更多经验,还能探索出更适合老年人的推拿手法,让中医推拿帮助到更多不同需求的人。” 话音落下,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上个月去社区养老院调研的场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