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承越垮着一张小脸回来,赵琳特意让他过来捏了捏。
叶承越的表情更不高兴了,叶无霜手拍的更开心了。
赵琳看着一动一静的这两人,笑着说:“干嘛呀,开心点,买衣服还不高兴,我跟你们说,等哪天我死了,你们想让我看你们试衣服,都没得了。”
赵琳戳了戳叶承越的小脸,又抱着亲了亲,然后吩咐一旁的丫鬟说:“这件衣服不好,给他换件颜色鲜亮的来。”
“可是小公子不愿意。”
“不愿意就不给他穿衣服。”
说完,掐着叶承越的胳肢窝,把他交给负责照顾他的丫鬟。
丫鬟笑着说:“是,奴婢明白了。”
叶承越的脸色更难看了:你明白什么你明白了。
“大伯母。”
“哎呀!芷惜。”
赵琳一边惊喜的夸着二叔家的女儿,一边摆手让丫鬟赶紧把四小只都抱走。
四小只看赵琳眼里只有叶芷惜,没有他们,脸上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叶芷惜笑着瞧了一眼这几个堂弟堂妹,然后在赵琳面前转了个圈,说:“大伯母觉得可好?”
“好,好极了,把头上的簪子换一个,这个琉璃簪太华丽,和这身衣裳不配,一会儿找一件百蝶穿花的衣裳,再试这根琉璃簪,发髻可以梳高一点。”
“是。”
丫鬟领了命,带叶芷惜下去。
过一会儿,叶欣和萝卜头们一起站在赵琳面前。
赵琳看着这一排小小的自己,脸上的笑容无以言表。
“好看,怎么样都好看。”
赵琳这是夸孩子,也是夸自己。
萝卜头们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赵琳说:“这坊里是不是有几匹缂丝。”
“回夫人,有,是前几天刚送过来的,还没来得及请示您要怎么做。”
“不用请示了,去把库房里剩的软烟罗找出来,带着缂丝给他们裁成夏衣,多的就改秋日里的外裳。”
“是。”
下人领了命,就带叶欣和萝卜头们接着换衣裳。
中午的时候,叶承珲和众人陪赵琳用膳,但吃过饭,他也依然没能走掉。
理由是:“方才你们大人来这找我,说给你放一整天假,叫你不用再往国子监那边跑了。”
叶承珲从没这样痛恨过休沐日,痛恨过后,也只能麻烦并快乐去按赵琳的意思试衣服。
直到日暮西斜,街上行人都匆匆归家,赵琳才挥手叫停。
众人不是躺着就是趴着,满脸的疲惫。
唯有叶承珲和叶承越还坐的笔直,但两人的眉头也是紧紧拧着,一副厌世的样子。
赵琳和掌柜的在一旁核对衣裳、首饰、料子,核对好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叶西洲在家久等人不归,找了过来。
见赵琳带着一群孩子从华胜坊出来,皱着的眉头松了松,迎上去问:“怎么弄这么晚?”
“这不是要挑的东西多嘛,早了也弄不完啊。”
赵琳和叶西洲站在华胜坊门口,把赵永怀和叶芷惜等人送上回去的马车,然后才带着自家孩子回去。
萝卜头们早已睡着,谢知行和谢知微也窝在丫鬟怀里安眠。
叶无霜睁着朦胧的双眼,要叶西洲抱。
赵琳看了一眼叶承越,把他从叶承珲怀里接过来,叶承越抓了下叶承珲的衣裳,赵琳说:“好乖乖,我们回家了。”
叶承越听见熟悉的声音,松了手,滚到赵琳怀里。
赵琳和叶西洲各抱着一个孩子上了马车,叶承珲骑马去前面开路。
等到了侯府,叶承祁、叶承颐和谢兰青、叶宁安也累的睡着了,府中小厮和丫鬟将他们从马车上背下来,送去各自的院子。
叶承枫和谢万一、谢兰若也打着哈欠,被小厮和丫鬟扶着,回了自己的住处。
叶承珲、叶欣和谢明月、谢清风兵分两路,留心着前院和后院的动静,见无异状,才放心去休息。
——
翌日。
叶欣和赵琳说:“女儿想让母亲,带女儿去宫里和皇后娘娘请个安。”
赵琳笑笑,说:“你又不是不识路,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我呢?”
叶欣低着头沉默,赵琳笑了笑,说:“去找和你同路的人吧,找不到的话,独行也是可以的,我已经快要谢幕了,就不陪你了。”
叶欣最终自己去了凤仪宫。
在二皇子从京郊大营出来,向景平帝汇报军中制度漏洞,并提出改革时,皇后娘娘也向景平帝提出了,在天下各地开办善堂,收留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并递上了详细的章程。
景平帝看过之后,对此行为大加赞赏。
皇后娘娘便趁机提出,此章程是由顺安郡主叶欣完成,是她这两年在外游历,看见民生疾苦后所想出来庇佑百姓的办法。
并且两人已经商议好,将善堂改为善恩堂,让天下百姓都感念皇家的恩德和陛下的仁慈,只是章程中的细节之事,还需陛下和众位大臣决断才行。
于是景平帝将此章程拿去朝堂之上,经内阁四位阁老和满朝文武商讨,修正不足之处,定下负责善恩堂事宜之人,于本月中秋开始施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