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小张推开门那会儿,会议室的空调正嗡嗡响得像只打盹的蜜蜂。她手里捏着一张打印纸,眉头微蹙,像是刚从一堆杂乱文件里打捞出一件稀罕物。
“刘工,冰岛客户回信了。”她把纸轻轻放在桌角,“说愿意接受访谈,但有个条件——得用他们当地的咖啡豆煮咖啡,不然‘谈话没有灵魂’。”
小陈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啥?就这?”
“人家还附了张豆子的照片,”小张补充,“叫‘火山灰烘焙’,产自一座活火山旁边。”
小王憋着笑:“那咱们是不是还得先派个人去火山口蹲几天?”
刘好仃没笑,也没皱眉,只是把那张纸往中间推了推,像在摆放一块拼图的起点。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三人:“先别聊咖啡。咱们得先把调研的‘锅’搭起来——没锅,连水都烧不开。”
小林眨眨眼:“锅?”
“调研方案。”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冰岛客户愿意谈,是好事。但一个客户,顶多是一扇窗。咱们要的,是一张地图。”
空气安静了一瞬,仿佛有人轻轻按下了暂停键。
“所以,”刘好仃从包里抽出一个深蓝色的笔记本,封皮有点磨边,像是被翻过无数遍,“今天不聊‘能不能做’,只聊‘怎么做’。”
小陈立刻坐直:“问卷?还是实地走访?”
话音刚落,两人眼神就撞上了——小王点头,小林摇头。
“问卷效率高,覆盖面广。”小王抢道,“咱们可以先发五百份,三天内回收,数据一跑,趋势就出来了。”
“可数据能告诉你‘是什么’,说不清‘为什么’。”小林不甘示弱,“老挝那个小学,花大价钱装智能玻璃,要是只靠问卷,人家填个‘提升教学环境’就完了,哪知道背后是‘让孩子看见光’这种话?”
小王摊手:“那你说咋办?难不成咱们仨一人背个帐篷,全球巡演?”
“不用巡演。”刘好仃慢悠悠翻开笔记本,写下两个字:组合。
“问卷是网,实地是钩。先撒网,捞鱼群;再下钩,钓大鱼。”
他抬头:“咱们先做一轮全球问卷,覆盖我们列过的二十几个国家,收基础数据。重点国家,像越南、巴西、老挝,再派人实地走一趟,面对面聊,看眼神,听语气,甚至……喝他们的咖啡。”
小陈笑了:“那我申请去冰岛!顺便看看极光!”
“你先过了零下二十度还手抖写笔记这关。”刘好仃合上本子,“方案不能只靠想法,得有步骤。咱们现在就定个框架。”
白板被推了出来,像一块等待播种的田地。
刘好仃提笔写下第一行:调研方式——问卷 实地考察
第二行: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信息广度采集;第二阶段:深度验证与洞察挖掘
“问卷设计得讲究。”他转过身,“不能问‘您是否满意我们的产品?’这种废话。要问‘您家玻璃最常被抱怨什么?’或者‘您邻居换玻璃时,最先夸哪一点?’”
小王记下:“问痛点,也问社交价值。”
“对。”刘好仃点头,“人买东西,一半为实用,一半为‘显得我懂行’。”
小林举手:“那实地考察呢?总不能去了就问‘您觉得我们玻璃咋样’吧?”
“当然不是。”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空白表格,“我们得准备一份调研大纲——问题清单、观察要点、访谈技巧,甚至当地习俗提醒。比如,进日本客户家得脱鞋,见巴西客户别提竞争对手名字,去泰国别用左手递东西。”
小陈瞪大眼:“咱们还得学礼仪?”
“不是学,是尊重。”刘好仃语气平和,“你去别人家做客,总不能穿着拖鞋上餐桌吧?”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连空调的嗡鸣都轻了些。
“那……重点国家呢?”小林问,“还是就三个?”
刘好仃走到墙边那张世界地图前,手指在越南、巴西、老挝三个点上轻轻点了点。
“这三个是‘种子’。”他说,“但种子得有土壤。咱们可以再加两个——德国和阿联酋。”
“德国?”小王一愣,“那边不是规矩多、节奏慢?”
“正因如此,才值得深挖。”刘好仃转身,“德国是‘规则标杆’,只要搞定它,等于拿到了通行证。阿联酋呢,是‘极端环境试验场’——高温、高湿、高风沙,玻璃扛得住,才算真过硬。”
小陈若有所思:“一个代表‘标准’,一个代表‘极限’。”
“聪明。”刘好仃笑了,“咱们不贪多,但得有代表性。五个国家,五种模式,五块拼图。”
小林犹豫着:“可人手……够吗?”
“问得好。”刘好仃回到桌前,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草图,“我做了个初步分工。”
他把纸推到中间。
上面画着五个区块,每个国家一块,下面标注着任务: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实地联络、访谈执行、报告撰写。每个环节都标了负责人和时间节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