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光标从“让玻璃学会回应生活”那行字上移开,按下保存。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七点十五分,走廊那头的脚步声停了,打样间的灯还亮着,像一盏不眠的夜灯。
他起身时顺手把椅子往后推了半寸,桌角的采购清单还摊开着。刚走出两步,手机震动起来,是小李发的消息:“早会时间到了,人齐了。”
“马上来。”他回了一句,顺手抓起桌上的纸质草案,顺了顺页边。
会议室的门半开着,林组长已经坐在老位置,保温杯盖拧开一条缝,热气往上飘。小周坐在对面,手里捏着笔,眼睛盯着白板。老赵在角落翻着笔记本,眉头微皱,像是在核对什么数据。小李站在投影仪旁边,手指悬在遥控器上。
刘好仃进门时没说话,把草案轻轻放在桌上,打开投影。画面一亮,正是昨晚整理的那张三层策略表。
“昨晚我们定了三件事。”他开口,声音不高,但够清楚,“今天不是再讨论做不做,而是怎么一步步走实。”
小周抬头,“我昨晚查了LED驱动模块的散热参数,但仓库说库存只剩两个,不够做对比测试。”
老赵接话:“还有胶水,我列的三种高温忌用型号,采购系统还没标红,万一拿错就麻烦。”
林组长抿了口茶:“非标品追溯编码的事,系统组说权限要审批,最快也得三天。”
刘好仃点头,“问题都对路。咱们一个个来。”
他走到白板前,在“回应组”三个字下面画了个圈,“先说清楚,这个组不是额外加活,是把咱们已经在做的事,理得更顺一点。小周查散热,老赵看材料,林组长盯质检流程——你们本来就在做这些,现在只是多一条线,串起来。”
小周松了口气,“那任务算不算加班?”
“不算。”刘好仃笑了,“但月底总结时,我会把‘回应组’的进展单独列出来,谁做了什么,清清楚楚。”
老赵抬头,“那材料清单呢?我总不能每次领料都自己背一遍禁忌表。”
“今天就能改。”刘好仃打开手机,拨通仓库主管的电话,“王哥,我是刘好仃。麻烦把采购系统里‘耐高温胶水’分类下的三款胶,标成红色预警,备注‘禁止用于弧形灯带装配’,行吗?”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他挂了,“下午就能生效。”
小周眼睛亮了,“那驱动模块呢?我还想测两种散热方案。”
“我已经在临时采购清单里加了型号。”刘好仃调出系统界面,“理由写的是‘客户留言不催但期待’,特批走绿色通道,你今天就能领到。”
小周笑了,“这理由真行。”
“因为是真的。”刘好仃说,“客户没催,不代表不重要。他们愿意说,就是给了我们机会。”
林组长放下杯子,“那追溯编码的事,我这边可以先拿两块样品做试点,扫码看流程能不能跑通。”
“行。”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对接节点,“老赵和小周,每天午休前同步一次测试数据;林组长,下周质检例会单列编码议题;系统组,三天内开放内测权限。现在,咱们动起来。”
散会后,刘好仃回到工位,刚坐下,小周就抱着材料箱进了打样间。老赵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一份打印的清单,走到刘好仃桌前。
“这三种胶,我都标红了。”他把纸递过来,“还加了批注,哪款遇热会脆化,哪款粘久了会渗油,都写清楚了。”
“谢了。”刘好仃接过,顺手夹进笔记本,“你放心,不会有人再拿错。”
老赵点点头,转身走了两步,又停下,“那个‘放歌’的事,真要管?”
“管。”刘好仃打开“回应组”文件夹,新建文档,命名为《用户声音归类表》,“我把它归到‘家庭场景·儿童互动’里。现在不急着做,但得记着。”
下午三点,茶水间。
刘好仃端着杯子出来,正碰上小周、老赵和林组长站在一起。他走过去,把杯子放在窗台。
“聊什么呢?”
小周说:“我们在想,要是真做‘放歌镜子’,家长最怕什么?”
林组长说:“怕孩子乱按,怕进水,怕声音太大吓着人。”
老赵插话:“还得考虑镜子起雾时,喇叭会不会受影响。”
刘好仃听着,点头,“所以问题不是‘能不能放歌’,而是‘怎么放才安全、才合适’。”
他顿了顿,“如果我们是家长,会不会也希望浴室镜子能陪孩子唱歌?能提醒他刷牙两分钟?能在他洗完澡时说句‘你真棒’?”
小周笑了,“那不就成了智能音箱贴玻璃上?”
“贴不贴得上,是技术问题。”刘好仃说,“想不想贴,是态度问题。”
他打开手机,把客户那条“孩子想听歌”的留言转到新文档里,“先不投入资源,但类似反馈,持续记录。等攒够五条,我们再开个小会。”
回到办公室,天色渐暗。刘好仃坐在桌前,电脑屏幕上是“回应组”任务进度表。小周发来消息:“首测样品组装完成,等冷却后测散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