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空气像是被冻住的果冻——看得见,动不了。
黄蟹坐在主位上,手里转着一支笔,眼神在一张张面孔间游走。这些人都是联盟里的“大腕儿”,平时不是忙着打仗,就是忙着囤货,今天能凑齐,简直比让一群猫安静地坐成一圈还难。
“各位。”他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像是一颗小石子砸进了油锅,“欢迎来到‘吐槽大会’特别版:联盟内部矛盾专场。”
有人轻咳一声,试图掩饰笑意。
“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点疙瘩。”黄蟹继续道,“有些人觉得资源分配不公,有些人觉得自己干得多拿得少,还有些人……嗯,可能是来凑数的。”
这话一出,气氛稍微松了一些。
“不过既然来了,咱们就开门见山。”他说,“谁先来?”
没人说话。
黄蟹挑眉:“老张,你不是最爱说话吗?”
老张一愣,刚要开口,旁边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抢先说道:“我来说几句吧。”
黄蟹一看,是西线资源调度部的老王,平日里最擅长的就是把“流程”两个字挂在嘴边。
“我觉得我们部门的工作一直都很高效。”老王慢条斯理地说,“虽然前线同志确实辛苦,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高效?”老张立刻火了,“你们那边囤的弹药够打三次世界大战了吧?前线连个破手雷都要申请三天!”
“那是因为审批流程需要时间嘛。”老王推了推眼镜,“我们也是为了确保资源合理使用。”
“合理?”老张差点站起来,“你们那边天天喝咖啡吃零食,我们在前线啃压缩饼干都得掰半块!”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黄蟹轻轻敲了敲桌子:“停停停,你们这是要辩论还是吵架?”
“当然是辩论!”老张气呼呼地说,“但我这话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清楚得很。”黄蟹点头,“但辩论得讲规则,不能抢话,也不能人身攻击。”
他环视一圈:“接下来我说一下发言规则——每人三分钟,讲重点,别兜圈子。谁超时,我就请他去前线搬三天弹药箱。”
这句话说完,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第一个发言的是东线医疗队的代表,是个戴眼镜的姑娘。
她清了清嗓子:“我们医疗队现在药品严重不足,很多伤员只能靠止痛片撑着。而西线仓库里堆着几吨抗生素,却一直没调拨过来。”
她说完坐下,老王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
第二个是技术组的小伙子。
“我们组负责维护前线通讯设备,可连台像样的维修工具都没有。”他叹了口气,“前几天一台关键设备坏了,结果等了四天才送来替换零件——因为优先级排在‘高层会议用投影仪’后面。”
会议室里一片低笑。
第三个是宣传队的队长,一脸无奈。
“我们喊口号的时候,底下群众都在低头看手机,根本没人听。”他耸肩,“后来才知道,他们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没领到,哪有心情听我们讲理想和未来?”
黄蟹听得频频点头,心里却已经在翻白眼了:联盟内部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第四个是一位一直沉默的代表,穿着低调,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叫林远,是联盟中最神秘的一个派系负责人,代号“青松”。
“我想说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缓缓开口,“联盟目前的资源分配方式,其实是按照过去的贡献来定的,而不是根据当前的需求。”
他顿了顿,“这种模式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战争节奏加快,需求变化极快,过去的表现已经无法准确反映现在的价值。”
“你的意思是?”黄蟹问。
“我们需要一套新的资源评估系统。”林远说,“它应该综合考虑战略重要性、前线压力、任务难度等多个维度,而不是只看谁以前立过功。”
这番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黄蟹看着他,心里微微一动:这个林远,果然不是普通人。
“很好。”黄蟹点头,“这个问题我会专门安排团队研究。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先解决眼前这些燃眉之急。”
他扫了一圈众人:“刚才大家都说了问题,现在轮到我来解决问题了。”
“第一,从明天开始,所有前线急需物资的申请,一律优先处理,不再走繁琐流程。”
“第二,设立临时监察小组,监督资源调拨情况,发现囤积居奇、私自挪用的情况,一律严惩。”
“第三,建立前线-后方联动机制,每周一次视频会议,确保信息畅通。”
“第四……”黄蟹顿了顿,“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晋升制度,不能只看战功,还要看对整体战局的贡献。”
这一番话说完,不少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心里不服气。”黄蟹笑了笑,“觉得我这是在‘削富济贫’。但我要告诉你们,这场仗能不能打赢,不光看谁打得猛,还得看整个联盟能不能拧成一股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