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平城赋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窦太后的“遗言”

平城赋 第一百九十九章 窦太后的“遗言”

作者:任葭英 分类:古言 更新时间:2025-07-02 23:22:12

“所谓‘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殿下意气太盛,反而不美。切记。”

拓跋晃心中恼怒,待要发作,但临行前高允的劝诫之语,却在他脑中倏然响起。

须臾间,他在心中默诵道:“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

再抬起头来,已换了一副恭逊的颜色:“儿谨遵父命。”

夜色渐深,拓跋晃脱了战甲,把香囊放在鼻端轻嗅,心神也安定了几许。

前段时日,他一直睡不好觉,高允便送了这个香囊给他,说是可以助眠。

于拓跋晃而言,高允亦师亦友,是他最值得信赖的智囊。

高允是渤海人,乃官宦子弟,博通经史,兼善天文术数。父亲过世以后,高允把家产留给弟弟,一度出家。

后来,高允还俗,正式入仕,在四十余岁时入了国舅杜超的幕府,多有谋略。

此时,大魏治下积案如山,久久不决,拓跋焘为之大动肝火,杜超遂举荐高允等幕僚,胁从处理积案。

孰料,数位官员到任之后徇私枉法,多有贪墨之行,最终遭致严惩。

唯有高允,行事清廉,案无留牍,故而得到称誉。可惜,杜超幕府不久即被解散,高允遂返乡授业,据说学生逾千。

往日,拓跋晃与高允往来并不频繁,但一见如故,引为至交。

近日,拓跋晃在给高允的书信中,提及自己因河东盐业与朝臣政治,以致寝不安席一事。

高允便回了信,跟他讲了“交易之道,刚者易折”的道理,又附了一只安神助眠的香囊。

此时,拓跋晃把香囊放在枕边,缓缓阖上眼,很快便抛却杂念,沉入梦乡。

战场上的消息,逐日送至武威公主府。

一般来说,在出征经验有限的太子,和沙场老将之间,谁都会听信于后者。这也无怪乎拓跋焘会选择按兵不动。

然而,事实却给了拓跋焘一个极大的教训——柔然军中的情况,一如拓跋晃所料。

趁着魏军按兵犹疑之际,柔然已悄然遁去,踪迹难觅。

末了,魏军一路追至石水,也没有赶上柔然人。

唯有几位眼尖的将帅,俘获了柔然的斥侯,严刑逼问下,才知悉了敌方的实情。

“大汗骤闻魏军来此,军中唯有千余兵马。他们不知如何是好,被吓得军阵大乱。就在这时,大汗收到一封大魏军中传来的密信。信上说,为了迷惑魏主,他们可以继续扬高尘沙。也不知是谁提供了密报,但大汗觉得此言有理,便照着信上说的做了。最后,他们趁机北逃,已跑了六七日了。”

听完李云从报来的战况,拓跋月不由叹道:“想我阿干一代雄主,智计无双,未料此次会为蠕蠕所蒙蔽。”

李云从沉吟道:“私以为,这却也不是坏事。至少,至尊能知悉军中细作一事。”

“你说得对,”拓跋月点点头,“此外,经此一事,阿干会更信任太子。”

“正是此理。”

以前,在出征河西之时,拓跋焘令太子拓跋晃留守京中,但这一次,太子随行历练,拓跋焘又信不过旁人,遂假托窦太后之名,说窦太后令武威公主协理朝政。

此言一出,朝臣固然有质疑之声,亦不敢公然论议。

毕竟,当年皇帝西征之时,柔然可汗吴提趁虚衅边,全赖窦太后指挥若定,方才将其击退。

以窦太后之威严,谁又敢不听其“遗言”呢?

再说,随永昌王、安乐公主的离世,武威公主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更重。朝臣们对此心知肚明。

此事也不难理解,武威公主既有手段,又无倚仗,自然要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而皇帝生性多疑,不会将权力托付于其他宗王。

三日后,李云从将最新的战况,呈给拓跋月。

看罢,她大惊道:“消息可确凿?”

李云从接过密信,一路看到尾,有些踌躇:“此事非同小可。若那人有反心的话,只怕连……”

事涉大局,李云从不敢再说下去。

拓跋明月却冷静下来,面上已是夷然无波:“阿干既传信于我,应是不欲声张,只由我去试探问明。我看……这样,他有个女婿叫孙豪……”

她附耳以授,李云从听得分明,连连点头:“我这就去办。”

赵振离开后,拓跋明月方无力地趴在案前,灵台不甚清明,但却始终回荡着一句话:“御座上的那个人,是所有人的君父,但也是世上最孤单的人。不然,怎会有孤家寡人之说?”

三兄,已然过世好久了,我好想他……

眼中渗出一滴泪来,她也无心去拂,只由风日来蒸晾。

移时,她才缓缓研了墨,铺纸写了一个“寡”字。

正在苦笑之时,沮渠牧犍领着沮渠上元,进了书房寻她。

小郡主猴子一般蹦跳过来,两三步就挂住了她阿母的腰肢,娇声道:“阿母,你在练字啊?”

她瞥了一眼,问:“你怎么写这个字啊?”

沮渠上元习字极快,如今不仅能识得千余字,还对诸子百家之说,生出了无限兴味。

应该说,沮渠牧犍还是个称职的父亲,左右无事,他便花了好些功夫在女儿身上。

“无事,随便写写。”

“阿母的字真好看,我什么时候才能写这么好呀?”沮渠上元扭股儿糖似的缠住拓拔月。

母女俩亲亲热热地说了会儿话,沮渠牧犍方才带着商量的口吻,徐徐开口:“公主,明日便是我儿封坛的生辰了。我想去中书学看看他。”

自从赫连昌受死,沮渠封坛的病情便“大好”了。拓跋焘遂将沮渠封坛安置于中书学中,让他做了一个五经博士,并住在中书学里。

对于此事,沮渠牧犍父子都跟明镜似的。皇帝这是变相羁押了沮渠封坛,但他们不敢不从。

如此一来,沮渠牧犍要见沮渠封坛一面,殊为不易。

听得沮渠牧犍之言,拓跋月微微一笑:“自然可以。我一时走不开,但早先就备好了礼物,届时你把它一并带上吧。”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平城赋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