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奥托一世和他的大臣们一脸懵逼,与他们想象中的情况完全相反。
希腊的地方精英们非但没有借机刁难,反而是主动跑到皇宫来表决心,捐钱捐粮。
难道是一直以来都误会他们了?这些希腊地方精英一直都爱戴自己?只不过爱的过于深沉?
当然不可能!否则他们就可以拿奥斯卡了。
事实上这些希腊精英确实想过,甚至还考虑过炸毁铁路给奥地利帝国来个下马威。
到时候只要来个死无对证,希腊王国此时可有将近200万人,奥地利帝国总不能把他们都杀光吧。
然而在见到奥地利帝国大军过境的同时,大多数人就打消了这种心思。
于是乎便有了此时的这一幕,不管怎么说奥托一世还是很欣慰的,毕竟自己好歹又受到了重视。
不过参战也不是说打就能打,多少还是要走流程的。
希腊政府向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分别递交了国书,向奥斯曼帝国递交国书好理解,毕竟要来分一杯羹,总要找些理由才行。
至于理由么,其实并不难找,奥斯曼帝国境内有上百万希腊人,不可能每一个生活都那么幸福。
这理由不就来了吗?
解救受压迫的希腊同胞。
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奥斯曼人无论解释与否都不影响结果。
至于给俄国人的国书则是更像投名状或者准入许可证,虽说希腊加入神圣同盟一方是在帮助俄国,但也要先征得俄国的同意才行。
平心而论希腊在巴尔干地区也算一个强国,但想要上桌吃饭还是需要俄奥的允许才行。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的希腊精英都选择了认怂,还是有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家族想要尝试一番。
毕竟希腊这么大,而且只要死不认账...
结果自然是被不满其统治的民众举报了。
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对于炸弹袭击十分敏感,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弗兰茨耳中。
弗兰茨出于礼节还是给奥托一世发了一封电报,奥托一世在犹豫了三天之后给维也纳发了一封电报表示同意。
但实际上奥托一世在发电报之前事情就已经结束了,奥地利帝国先头巡查部队得到情报之后立刻就设了一个局。
接下来便是一场迅速而果断的歼灭战,伤亡未知,只知道一个小镇的土匪一夜之间便消失了。
奥地利帝国内部则是怀疑这些人和之前皇后遇袭有关,于是乎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就是审讯到死。
弗兰茨知道这些人大概率没参加刺杀奥尔加的行动,不过他们却并算不上无辜。
袭击军列,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土匪了。当然奥托一世和希腊政府也是要面子的,一个镇子上自然不可能都是土匪。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也就是凶残的土匪攻占了小镇,然后希腊政府又联合奥地利帝**队剿灭了这伙丧心病狂的土匪。
希腊各界自然对这次迅速而果断的除恶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希腊民众更是早就对盘踞在希腊各地山贼土匪深恶痛绝,只可惜希腊政府军实力不足。
于是乎就有希腊民众走上街头建议奥地利帝**队能帮忙平定希腊国内的匪患,这甚至都让奥托一世和他的大臣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不过奥地利帝国是来打仗的,可不是来玩过家家的。最主要的是弗兰茨也不想浪费奥地利帝国的国力。
之前那次的主要目的是敲山震虎,免得其他宵小之辈也起了歪心思。
弗兰茨最讨厌的就是阴沟里翻船,所以他必须让那些阴沟里的家伙知道下场是什么。
伊斯坦布尔,斯特拉特福子爵还在推销着英国那套理论。
“勋爵大人,您应该知道战争和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增加更多的仇恨。”
哈贝斯库勋爵对这种说教已经听腻了,如果是刚上大学那会,他八成会认同这种观念。
但哈贝斯库已经在外交场上摸爬滚打了近十年,他的所见所闻告诉他“战争和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却可以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那我也告诉您,子爵大人。奥地利帝国绝不会退缩,所有的血债必须千百倍奉还。
奥斯曼人就是问题本身,只要将他们赶出欧洲便能重归和平,否则欧洲将永无宁日。”
道德绑架行不通,斯特拉特福子爵便换了一种套路。
“贵国可知道奥斯曼帝国有多少军队?又有多少天险、堡垒在等着贵国?
几十万人会死在战场上,女人和儿童不得不去工厂中劳作,老人也不得不去田里照看秧苗。
在空空荡荡的货架上,每一件商品的价格都贵得惊人。没人会施舍给路边的穷人,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着落。
这就是贵国想要的吗?”
对于斯特拉特福子爵口中描绘的战争带来的苦难,哈贝斯库勋爵完全无法共情。
1848年奥地利帝国的内战外战打了那么多,斯特拉特福子爵口中所描述的情况也没出现。
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哈贝斯库勋爵只看到重新焕发生机的国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团结一心的民众,欣欣向荣的经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