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仙侠 > 云松令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王谢

云松令 第二百七十一章 王谢

作者:长夜惊梦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6-28 01:51:56

(哀魄的回忆部分会以第一人称展开,实际就是她讲述的话,为了方便书写没有全部加上引号,阅读时注意调整视角。)

当时那个朝代在你们后世被称为“西晋”还是“东晋”?

我分不清,我只记得那龙椅上端坐着的皇族还是司马氏,前线将士们手中擎着的旌旗上还绣着鲜明的“晋”。

那时,大晋的皇都已经不在神都(今洛阳)了,更不在后面愍帝(司马邺)定下的长安。

被胡人打得险些散了精气神的皇族带着一众世族南渡下了大江,元帝(司马睿)领着人迁入建邺(今南京),将“建邺”改为了“建康”。

哦……我知道的,孩子,我知道大晋离着今时已过了太久太久,我知道我所说的这些落到你们的耳朵里,大约更像是一团模糊了的、围绕着无尽云雾的“天书”——但不要紧,你们不必记得这些。

你们只需要知道,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世间是不存在“科考”这么个东西的。

——我们没有秋闱,更没有春试。

朝堂上的官职大多是把持在世家人的手中——虽说朝廷有下令在各州县地设置“中正官”,用来选擢天下英才,但这世上不会有人跟银子过不去,潜藏在世族与世族之间的、不可言说的干系与利益,也比你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

原本在考量之内本该占比最轻的“门第”,这会却成了一个人能被归划进哪个品类的、最关键的因素——你们后世的人总说大晋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我本不想承认,但那又确乎就是如此。

——于是人们想要做官,便只能祈求自己来生能托生在一户上品世族,要么就须得去战场上与千千万万的敌人拼命。

喔——说到这里,你们或许已发现了,“文”与“武”的争论早在我那个时代便已见了些端倪。

其实世间会彼此相轻的远不止文人——文与文,文与武,武与武——世人总会因着家世背景、人生阅历,性情脾气乃至身高外貌一类,我们想也想不绝的东西将人分成一个个的、小的“团”,团与团之间会彼此轻视、排挤,却又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抱成一个不太严密、但还算坚实的球。

我就出生在一个与皇族司马氏一同南渡过江了的侨姓世族里面——或许,你们曾听说过“琅琊王氏”?

当然,没听说过也是很正常的,毕竟那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人间大约也早没了那些古老的、只剩下些族谱还能供后人回忆往昔辉煌岁月的门阀世家。

王氏是个庞大的世家,其根系当年到底延伸到了哪里,我至今也没能分辨得十分清楚。

我并非是王氏内最核心、最嫡系的子弟,但好在也算不得什么偏远到都叫不出名号、几乎快成了寒门的旁系。

我出门时,外人照旧要带着三两分恭敬规矩的尊我一声“王姑娘”——但也仅仅如此罢了。

这样的身份和尺度令我感到相当自在,我未出阁前的少女时期,便是与当时绝大多数的世家女子们一样,每日学学琴、弹弹瑟,跟着要好的闺阁小姐妹们焚香品茶,吟诗作赋——偶尔也会学着兄长们的样子弈棋投壶,逢上巳节(三月三)时,还可与同龄的姑娘们相约着结伴踏青赏春。

“我那时,甚至还尝试着偷拉阿兄放在厅里的弓箭。”回想起自己少女时光的伏矢笑着弯起眼睛,“但我根本就拉不动那跟铁棍一样硬的弦。”

“重弓的确是不好拉。”苏长泠颔首,面上止不住地便带上了点一言难尽。

她冷不防回想起她那时领着上万号人在恶魄的幻境里造反——那会那重弓的弓弦就绷得厉害,拉一次两次的还行,连续作战,那真就是一种纯粹的折磨。

“是吗?”哀魄缓慢的眨了眼,“其实我也不清楚那是重弓还是轻弓。”

“我只记得那弓重极了——我拼尽全力也没能将之拉得开分毫。”

老妇说着轻轻垂了眼睫,有一缕花白的发丝自她鬓边跌落,又被她抬手拢回了髻上。

——如你们所见,我年少的时光担得起一句“清闲自在”,既无需为了生计奔波发愁,身上的束缚又不如我那几位身为王氏核心子孙的族中姐妹们多。

那时的世家大多喜好联姻,一族的姻亲细论起来,保不齐要拉扯出整个大晋所有的侨族世家——还要囊括一部分本就世代长在江东的吴姓世族。

我嫁去了陈郡谢氏——就是那个后来在淝水一战(淝水之战请自行度娘)声名鹊起、总揽大权的那个陈郡谢氏。

——这东西说来也是好笑,先前我在鬼珠里与雀阴提起此事时才愕然发现,原来我们两世都曾做过那所谓的“谢氏妇”,只是不知道大唐的那个“谢”,是否还是晋时的那个“谢”。

自然,我嫁到谢氏时,淝水是还未曾生出那震惊了世人的翻天一战的——只不过,那时间的陈郡已然不剩多少太平。

我的夫婿与我一样并非谢氏最直系的子孙,是以我们婚后也并未长久的留在陈郡,而是随着他调令的下达,乔迁至了新安。

——新安,或者我该叫它“新安郡”,就是我们脚下踩着的这片土地,是你们现在口中的徽州。

新安在当年是个偏僻的小地方,这里的山太多了,而能供人种植粮食的土地又太少。

在那个年代,商人还是个很上不得台面的行当,商队也还未尝在新安的山林里上下穿行。

老新安人的眼睛里带着种天真的质朴,只是他们时常会因食不足以顿顿果腹而显得有些消瘦。

所幸我是不缺钱的,我的夫婿恰好也不缺那些俗物——我们早早打听过了新安的情况,在离开建康、离开陈郡之前,花大价钱买了好的粮种、新的农具。

我们知道新安不缺结实的木材,只要有最新鲜、最好用的农具充作个模子,我们便能请工匠们为百姓们换上更趁手的“武器”。

? ?。。挑战失败()资料真难查,让我本就受重创的指头雪上加霜

? (本章完)

喜欢云松令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云松令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