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出现的第一时间,黄子澄和齐泰看过去,立马就知道为什么,他出来的那么晚了。
他是去换新的官袍了!
高高的白石御阶上站着李暄,李暄身后,就是奉天殿。
奉天殿何等威严!
在这大殿的衬托下,唯一站在御阶最上面,背靠奉天殿的李暄。
立马就让黄子澄和方孝孺心头背上了沉甸甸的压力。
太师太傅,官居一品。
以后这奉天殿里,除了朱元璋,就没有多少人能再高过他李暄一头了。
他身上的官袍颜色虽然还是绯红,但补子却不是獬豸了。
御史官袍上的补子应该是獬豸。
但现在李暄是太师太傅,虽然领着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位,但左都御史才几品?正二品罢了。
要突出他太师太傅正一品的荣誉。
那补子也得换!
獬豸不配!
正一品文官官袍上的补子。
应该是仙鹤!
他腰上的腰带也从素银,换成了玉带。
这才是一品大员的待遇。
朱允炆这边全员吃了苍蝇一样,脸色难看。
尤以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个人神色最为突出,咬牙切齿,满脸的阴郁,还夹杂着担忧。
做揖礼的手因为生气,太用力,导致青筋都冒了出来。
他们听见不少同僚在身后评论李暄如今的全新面貌。
“雄姿英发,逸世凌虚,这么年轻还活着的太师,千古未见。”
“漫说我大明,就是翻遍二十一史,谁又能在太师这般年轻的岁数,就官至极品的?”
“恐怕就是往后看千年,也难再出这样一个人物了。”
“沉毅渊重,仪容俊整,长身玉立,处性淡泊,君子也!”
这奉天殿上还是有一些官员,没有趟朱允炆他们这浑水的。
属于中立。
他们认的人只有一个,就是皇帝。
至于其他什么皇子皇孙之间的争斗,人脑子打出来狗脑子也不关他们的事。
窃窃私语评价李暄的,就是这些官员。
他们这样私底下的评价,也最能显示出他们真实的看法。
毕竟以如今李暄这般年轻的岁数,却已经被加封为太师太傅,占据三公之二。
还拿到了总宪都察院这样的实权!
他们也很难不震惊。
像仙鹤、玉带!
这些极具品级标志性的佩饰,在今天看到李暄这般逸世凌虚的形象出现之前。
就是做梦,都很难梦到这些佩饰,会和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牵扯上关系。
除了皇帝家的自己人。
其他人想熬到配仙鹤,束玉带!
那终其一辈子都很难。
“真威风!”
朱棣,淮西勋贵们这边也听到那些官员对李暄的评价。
他们自然是很认可这些官员的评价。
确实!
说的很对!
确实够威风!
李暄今年才多大?三十不到,正是一个人青春鼎盛的岁数。
却已经穿仙鹤,配玉带!
再一个人孤零零的往最高的御阶那一站,背后就是威严的奉天殿。
意境一下就上来了!
这么意气风发!
怎么能说不威风?
一亮相,无论是他太师太傅三公之二身份,对人的压制,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引起的震惊。
种种汇聚到心里,让人就只会有一个反应。
就是他真厉害!
“万幸小妹是没在这,不然她这会儿估计得跟狼崽子看见肉一样扑过去。”
徐辉祖眼里闪过去后怕。
他敢打包票。
徐妙锦要是在这,看见这般形象的李暄,那肯定得扑上去,抱住不放的!
拽都拽不回来!
“你家妹子如今配太师,那得算是高攀了。”
蓝玉听见徐辉祖的话以后,说了一句扎心的实话。
但徐辉祖跟徐增寿哥俩儿却一点都不生气。
因为他们也知道。
如今的妙锦要是想配李暄,那真是属于高攀了!
虽然国公府确实很牛逼。
可这么年轻的太师太傅!
更牛逼!
...
而这边的李暄之所以一直站在御阶上,没动作,主要是他还没适应。
当了那么久的四品御史了。
以前都是穿獬豸的补子,系素银的腰带。
上朝的时候,站都得靠后站,他前边儿有不少人挡着。
现在乍一换上仙鹤,换上玉带,一个人孤零零的站这么高,再没有几个人敢和他平行。
这样的变化,还真不适应。
不过李暄发现,从他站着的这个角度往下看,景色倒是真好。
因为御阶很高,站在这就能俯瞰大半个皇宫紫禁。
文武百官全部聚集在御阶下,仍旧保持着长揖的参见姿势,等着他下去。
他不动,那些百官就没办法直起来腰。
再往远看,应天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布局也基本能尽收眼底。
一种手握大权,好像能掌控一切的异样感觉,在李暄的心里开始滋生,蔓延。
“参见太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