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悬疑 > 深渊集 > 第276章 礼名之界

深渊集 第276章 礼名之界

作者:南宫珞兮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5-07-01 18:27:57

【一】魂塔礼台 · 弥骁授名之日

碑域朝会第九十日,焰归者提出新仪:

为纪念“碎名册”启用,由沈茉凌监礼、弥骁行仪,首次尝试“跨族命名”。

受名者为一异族孤魂,魂频来自北境流散者,未归族系,无印无名。此前梦印将其列为“失序个体”,浮魂难归,久驻碑域边界。

焰归者言:

“他魂频虽弱,却从未散尽。”

“或许——只差一个名字。”

沈茉凌点头。

而弥骁,作为“沉语使”,虽不能言,却执掌“记心之权”,今日,便由他来书此名。

【二】碑前授名 · 众目所视

礼台之上,弥骁以星灰为墨,执印石为笔,于魂频纹盘前缓缓书下三个笔划:

一道起纹,如溪;一道旋纹,如心;最后一笔断开,如桥未建。

沈茉凌站在一侧,微声道:

“这不是唐言。”

焰归者回应:

“却是魂中义。”

北冥族议使立时质问:

“授名者无语之权、无族之位,此举不合礼律!”

镜界学者也急言:

“魂名应由其宗族主祭所授,非旁支外任!”

太常寺副令顾廉章沉吟良久,忽然道:

“不合旧礼。”

“但或许,该成新礼。”

【三】孟子康阐议 · 名不因言而生

孟子康自石书台缓步而来,执九策注本,翻至其五:

【第五策曰】:

“名不因言而生,因识而成。识若通,名自立。”

他拱手对众:

“唐礼虽尊,但未定于魂名之授。汉有赐字,周有号谥,魏晋号名并列。”

“今碑域新义将启,礼之所至,名亦可传。”

北冥使者冷笑:“你欲破旧制,为谁开路?”

孟子康一语未出,只抬手指向碑下那道浮魂——

那魂影微动,竟在魂频之中缓缓稳定,形成了第一个印圈。

碑页闪动,梦印现句:

【魂印初稳】:“名印接入,识频安定。”

此魂,因弥骁所书,得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虽无一字,却由“识”而定。

【四】沈茉凌设“心名石台”

礼后,沈茉凌于碎名碑旁另立石台:

【碑铭】:“为未得其名者,由所识者立名。”

台旁设石,无文,仅凿“心”字为记。

任何族人、行人、魂印学者,皆可留下一石一笔,为所念之人立下心名。

首石落者,不是弥骁,而是碑域一位无姓学官。

他书下:“山左阿娘,虽未魂印,却是我之根。”

接着是镜火副使:“我记得一位少年,死于魂塔第五层,未登册。我愿为他留此。”

沈茉凌默默望着那一堆石碑,她知道,这比任何一部史册都真实。

梦印飘然,碑页刻下一句:

“名之成,不在字义。”

“在其被人铭记。”

【五】焰归者提出“礼名仪制”

碑域众议之后,焰归者正式提出:

【礼名仪制】:

任一族群个体,若通魂频、行礼正、识义清晰,可于他族授名;

被授者需展魂频接受,不得强书;

名义分为:字名(表象)、义名(魂频归名)、心名(由识而成)三种;

礼名可立于册、可传碑、可纳于梦印之“共频之录”;

此法一出,碑域四方震动。

沈茉凌点头:“此乃共主之义。”

孟子康则于《语纪九策》增补一章:

【第十策·礼名篇】:“礼能生名,名不必由宗。”

碑域终于迎来一部,不再依附族裔、语言、音律的“命名秩序”。

【章节尾声 · 弥骁望月】

夜深。

弥骁立于“心名石台”前,风声如涛。

他手握那石板之印,回望远方碑火。

沈茉凌静静走来,不言。

半晌,他缓缓抬手,于星石上刻下一个简单的图案——

如半月、如回响、如心底之灯。

梦印轻响,在碑页边角微显一行:

【名:未名】

【义:有人曾记】

【礼:一笔即生】

沈茉凌轻语:

“你未说话,却已授人之名。”

“你不需再证明,你的存在。”

弥骁目光如水,淡淡一笑。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深渊集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