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仙侠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7

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97

作者:汪不了a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7-24 16:36:56

第三幕:金火证道

1. 终极实验

一、校场死局

a.实验设置:

1. 序

雁门关外的朔风卷着砂砾,将残破的戍楼啃噬得千疮百孔。老卒张铁蛋蜷缩在坍塌的墙根下避寒,铁镐不经意间触到硬物,刨开半尺厚的冻土,露出个裹着油布的檀木匣。匣盖弹开的瞬间,几片泛黄的纸页被风掀起,"冰淬秘术"四个朱砂大字在夕阳下刺得人眼疼。

"这是......严大人的字迹!"张铁蛋的手剧烈颤抖。十年前那场震动朝野的冤案,他至今记忆犹新:严承影因革新锻造术被构陷通敌,流放辽东时死在暴雪之中。而此刻匣中不仅有冰淬法的详细图谱,更夹着半张皱巴巴的宣府校场草图,标注着"未竟实验"的红圈早已褪色。

遗稿最末页,严承影的字迹力透纸背:"硝石凝霜,磁石引寒,非极寒不可成器。宣府校场地下三尺,藏着大明最后的生机......"墨迹在某处晕染开来,似是泪痕,又像是血渍。张铁蛋将稿纸贴在胸口,忽然想起去年冬夜里,鞑靼骑兵的弯刀轻易劈开明军甲胄,鲜血染红了边塞的冰河。

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地平线,张铁蛋握紧檀木匣,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关内走去。他不知道,这份遗稿将再次掀起惊涛骇浪;更不知道,宣府校场那未完成的实验,正等待着后人揭开尘封的真相——那里不仅藏着能改变战局的锻造秘术,更埋藏着一群人用生命守护的革新之火。

2. 主线实验

一、寒霜棚搭建:硝石制冰的奇幻场景

宣府校场的寒风裹挟着砂砾,三百名士兵与工匠在徐光启的指挥下,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冰原奇迹。青砖垒砌的方形深坑内,数十坛硝石轰然倾倒,暗紫色的晶体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倒!"随着工部主事的一声令下,木桶中的清水如瀑布般注入坑内。刹那间,剧烈的吸热反应骤然爆发,白雾腾起数丈高,地面的积雪被无形的寒气掀飞。士兵们裹着三层貂裘,仍被突如其来的寒意激得浑身颤抖,手中的木勺瞬间结满白霜。

"快用铜模!"老工匠们抬出特制的巨型铜制模具。这些导热性能极佳的模具一接触冰冷的水面,便如磁石吸铁般加速结冰过程。晶莹剔透的冰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在铜模表面凝结成光滑如镜的冰墙。月光穿透冰面,折射出七彩光晕,将整个校场映照得宛如神话中的水晶宫阙。

然而,这场奇幻的制冰盛宴背后,却暗藏着令人窒息的政治隐喻。徐光启望着远处运送硝石的车队,眉头越皱越紧。所有硝石均来自晋商垄断的矿场,每一块晶体都沾染着利益集团的贪婪。为了采购这批硝石,朝廷不得不付出三倍于市价的白银,而这些成本最终都将转嫁到边军的军备开支上。

"徐大人,温度已降至零下十度!"工部官吏举着特制的水银温度计,声音因寒冷而发颤。徐光启凑近查看,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已降至刻度底部。他的目光扫过寒霜棚四周,冰墙在寒风中发出细微的脆响,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附在徐光启耳边低语。原来,负责押运硝石的车队中,竟有一半马车挂着晋商王云帆的旗号。这些本该供应军需的战略物资,有多少会流入黑市?又有多少会被掺假后卖给朝廷?徐光启握紧腰间的玉佩,那是严承影临别前赠送的信物,温润的玉质此刻却透着刺骨的寒意。

寒霜棚内,工匠们仍在忙碌地修整冰墙。他们用特制的工具将冰面打磨得平整如镜,却不知自己精心打造的"水晶宫阙",实则是困死革新之路的牢笼。当最后一块冰砖嵌入墙缝,整个寒霜棚宛如一座晶莹的堡垒,在夜色中散发着冷冽的光芒——这光芒既是技术革新的希望,也是利益博弈的残酷写照。

二、甲胄测试:极寒中的性能博弈

宣府校场的寒霜棚内,温度计的水银柱死死钉在-20℃刻度,空气仿佛都凝结成冰。三组甲胄在惨白的冷光下泛着不同色泽,无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惨烈对决。

左侧,工部制式铁甲泛着暗红锈迹,厚度标注为2.5mm。当建州竹箭破空而来,箭矢尚未触及甲面,空气中的冰晶已在铁甲表面凝成霜花。"砰"的一声闷响,看似坚固的铁甲竟如脆壳般迸裂,箭头穿透甲片,深深扎进后方的草靶。徐光启举起放大镜观察断面,金属晶粒在低温下变得粗大疏松,"低温使铁的抗拉强度下降了40%,这样的甲胄,如何护得住将士性命?"

中间的晋商锁子甲在冷雾中泛着诡异的幽蓝,实则是偷薄至1.2mm的铁片表面镀铅。当火铳轰鸣,看似坚固的锁链瞬间崩解,铅层剥落处露出蜂窝状的劣质铁。更令人震惊的是,断裂的甲片竟发出瓷器碎裂般的脆响——低温让掺铅的铁料彻底丧失韧性,如同一具具精致的陶瓷铠甲。

压轴登场的冰淬甲流转着银白色的磁石纹路,在寒雾中泛起微光。当连珠箭雨倾泻而下,箭矢撞击甲面的瞬间迸发出璀璨火花,却始终无法突破甲片分毫。徐光启用硬度测试仪抵住冰淬甲,指针疯狂摆动后停在惊人的数值——经过-20℃冰淬处理,甲片晶粒细化,硬度提升了30%。但兵部侍郎陈永年却冷笑出声:"如此昂贵的锻造工艺,国库如何负担?不过是徐大人沽名钓誉的把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