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青春 > 刚毅坚卓的他们 > 第三〇一章 她愿意等

刚毅坚卓的他们 第三〇一章 她愿意等

作者:推敲夜僧 分类:青春 更新时间:2025-06-18 20:54:27

胡承荫回来已经半月有余了,楚青恬一直像找个机会跟他好好聊一聊。可不知道为什么,胡承荫却好像是在故意躲着她似的。本来两人的课表就全无交集,见面次数本就很少,可即便是偶然在路上遇见的时候,俩人也说不上几句话。楚青恬跟胡承荫四目相对之时,他的眼神并没有躲闪,他有好好地看她,也有好好地回她的话,嘴角甚至好好地弯成了合适的弧度。可楚青恬就是觉得有些东西变了,她跟胡承荫之间仿佛凭空多了一道障壁,无形却坚不可摧。

楚青恬冥思苦想,却完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她可以肯定的是,问题决然没有出在自己的身上。因为她一直清晰地记得,当初胡承荫在蒙自火车站为自己送行时,胡承荫在月台依依不舍、欲言又止的样子。那张无比生动且满眼憧憬的脸明明还深深刻印在楚青恬的脑海之中,而如今同一张脸明明仍是一样的五官,却让楚青恬觉得分外陌生。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胡承荫好像变成了一个她完全不认识的人。八壹中文网

起初楚青恬感到十分困惑和无所适从,可后来她意识到,胡承荫定然是经历了许多她想象不到的苦楚,为了保护自己,他或许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自己封闭起来,此刻也许没到他需要她的时候。

她愿意等。

想通了这一点,楚青恬就好像卡住许久却突然转动起来的轴承一样,开始努力地给自己找事做,不给自己任何心猿意马、胡思乱想的时间。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中旬,联大刚刚开课没几天,彼时联大还没有自己的剧社,然而一些爱好戏剧的同学们接连遭受了广州、武汉相继失守的强烈刺激,他们怀着激愤的心情跃跃欲试地想要排戏了。为了寻找合适的剧目,联大外文系教授陈铨找来了剧本《古城的怒吼》,准备据此带领同学们排演话剧《祖国》。

楚青恬因为之前在《暴风雨的前夜》中的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次也被喊来参演《祖国》。为了打破内心的困顿和煎熬,楚青恬一口便答应下来。虽然她的戏份不多,只有两场戏,却一人分饰两角,扮演被日军调戏的少女和放火烧死日军的妇女,她们是这出话剧中仅有的两个女性角色。

话剧《古城的怒吼》是马彦祥一九三八年春根据法国作家沙都(victorsardou)的原着《祖国》改编,内容描写了十七八世纪的弗朗门国(即今比利时,当时尚未与荷兰分裂)被西班牙入侵,一群爱国志士慨然奋起,想要拯救国家,然而事与愿违,最终失败的故事。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马彦祥针对话剧《祖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并于一九三八年春在上海首演,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随后改编剧本《古城的怒吼》同年五月由中华图书公司出版。

陈铨决定由自己担任话剧《祖国》的导演,为了顺利演出,他还请来闻一多做布景,而话剧的舞台监督是闻一多的忘年交——刚刚受聘担任联大师范学院史地系专任讲师、年仅二十八岁的孙毓棠。

卢沟桥事变后,留学日本的孙毓棠立刻回国,几经辗转终于到了昆明,起初他在云南大学教书,后来联大成立师范学院,他便进入师院史地系任教了。孙毓棠虽然身为一名历史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他对诗歌和戏剧却十分痴迷,他创作的八百行长诗《宝马》甫一出世就惊艳了诗坛。

而陈铨这位曾留学美德、身材矮胖的四川籍教授,虽然十年前创作过长篇小说《天问》,对戏剧创作也饱含热情,其实并无丰富的舞台经验,在指导演员时表现得十分生疏,因此实际上担任导演的是孙毓棠和闻一多。

因为孙毓棠是师范学院的任课老师,不为文学院学生上课,楚青恬此前从未见过他。在排练室第一次见面时,孙毓棠身材颀长,文质彬彬,举手投足之间十足的艺术家气质给楚青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然而楚青恬却并没有在孙毓棠身上投注过多的目光,反而被他身旁的女子吸引住了视线。这位女子身材娇小却玲珑有致、眼光流转,脉脉含情,她亲昵地挽着孙毓棠的胳膊,跟他一同走进了排练室。

楚青恬惊讶地看着那女子在孙毓棠的介绍下跟大家热情握手,目光完全无法从她身上移开。在孙毓棠开口介绍之前,楚青恬便一眼认出了这位魅力十足的女子,她就是复旦剧社的成员、复旦大学鼎鼎有名的“红帽姑娘”——凤子。

早在一九三五年,在楚青恬还是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的一名学生的时候,她就十分喜欢看电影。每逢假日,楚青恬便会跑去电影院里看电影,无论是好莱坞的电影,或者是阮玲玉、胡蝶等人演的国片她统统都看,每每都在黑暗中为旁人的故事落泪。

除了电影,楚青恬还对戏剧十分痴迷。早年跟随父亲在英国游历时,楚青恬便进了剧场,看了几出莎士比亚和萧伯纳的戏剧。精彩的剧情和演员投入的表演一下子便令她深深爱上了戏剧。回到上海后,楚青恬便一头扎进剧场里,那时候上海大学生话剧团体众多,如圣约翰大学、南洋公学、民立中学,复旦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了剧社,这些剧社每每排演新剧,都会在《时报》、《新闻报》、《学生宝鉴》、《本埠小新闻》等上海当地的报纸上刊载,楚青恬一看到消息便会第一时间冲进剧场。

一九三四年七月,曹禺在巴金担任编委的《文学季刊》上刊载了话剧《雷雨》的剧本,震动了中国戏剧界。一九三五年四月由中华话剧同好会(留日学生戏剧团体)在日本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三场。同年八月十七、十八日,tj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在学校大礼堂连续演出了两场《雷雨》,这是《雷雨》第一次登上中国的舞台。演出反响非常热烈,各大剧评人纷纷撰写剧评盛赞,很快这股热潮便席卷了全国。

喜欢刚毅坚卓的他们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刚毅坚卓的他们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