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8 章:储位烽烟(回历 687 年春?和林斡耳朵宫阙)
铜制熏炉蒸腾的酥油茶香气,与案头砂锅里熬煮的参汤苦涩在金帐内交织。贵由斜倚在镶金胡床,狐皮褥子上绣着的银线蟠龙被冷汗浸透,手指无意识地抓挠着兽皮软垫,指甲缝里还嵌着三日未愈的血渍。孛罗忽跪伏在汗榻前三尺,听着贵由喉间发出的拉锯般喘息,绣着狼头的头巾已被冷汗浸透,不敢抬头去看帐外忽必烈斡耳朵彻夜未灭的灯火。
"传... 忽必烈..." 贵由突然迸出的声音像风干的牛皮绳,尾音拖曳着血沫溅在玉枕上。殿外狂风骤起,将缀满珍珠的毡帘掀得猎猎作响,远处海迷失皇后的营帐正有黑影频繁出入,与忽必烈斡耳朵前持双虎符巡视的虎卫营形成刺眼对比。
枢密院舆图室的牛油烛火将萧虎的影子投在成吉思汗分封图上,磁石标记的宗王驻地在羊皮地图上泛着微光。耶律铸抱着封蜡未干的密报疾步而入,蜡封上的双虎纹尚有余温:"大人,海迷失皇后已派怯薛军控制漠北驿站,斡赤斤王爷的使者正携带黄金前往察合台汗国。"
萧虎的指尖在拔都的金帐汗国标记上划出深痕,双虎头符在掌心磨出沙沙声响:"忽察年仅八岁,若立幼主,诸王必以 ' 祖制 ' 为名分裂帝国。" 他忽然指向伏尔加河流域,"即刻备三车磁石指南鱼、五箱景德镇青花缠枝莲纹瓶 —— 明日随金帐汗国使者同行。"
阴影中林缚单膝跪地,呈上染着漠北寒气的密报:"阿里不哥的谋士在和林散布流言,称忽必烈治下汉地 ' 男学儒经,女习汉绣 ',欲废蒙古旧俗。"
"旧俗?" 萧虎冷笑一声展开忽必烈手札,信末 "变风俗者治天下" 的朱砂批注赫然在目,"通知江淮宣抚使,让扬州盐商将今年三成盐引献予术赤系诸王 —— 要让草原知道,汉地的盐罐与弯刀同样重要。"
忽必烈的金莲川幕府内,青铜灯树将十七盏羊油灯的光芒聚在舆图中央。这位佩着汉地玉带的宗王正用蒙古文圈点海都叛军动向,狼毫在羊皮纸上划出苍劲笔锋:"海迷失后握有斡耳朵怯薛军三万,斡赤斤联合东部九位宗王,阿里不哥已得到察合台系支持......"
"殿下忘了术赤系的拔都汗。" 萧虎推门而入,腰间双符与门环上的苍狼纹相撞迸出火星,"当年蒙哥汗登基时,拔都的一句话让三十位宗王俯首。" 他将磁石矿分布图压在舆图中央,"商盟愿以磁石山六成开采权,换金帐汗国在忽里勒台的首肯。"
忽必烈放下狼毫,目光落在萧虎带来的密册上:"萧爱卿,为何认定我能平衡草原与汉地?"
"因殿下在邢州治水利使亩产增三成,在京兆设屯田让战马存栏翻番。" 萧虎直视对方,"草原需要汉地的盐铁,汉地需要草原的战马,唯有您治下的金莲川,让蒙汉商队在野狐岭无阻通行。" 他压低声音,"虎贲书院千名学子已渗入各宗王府,他们腰间的双虎纹腰牌,比十万大军更让诸王忌惮。"
忽里勒台大会前夜,和林斡耳朵广场挤满了裹着兽皮的各部酋长。海迷失皇后的八鸾车碾过新铺的汉地红毯,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惹得围观的汉地士绅交头接耳。萧虎趁机带着商盟二十三位会长上前,将绣着蒙汉双语 "天下一统" 的九旒旌旗高举过顶。
"诸位请看!" 他展开丈二《大元治绩图》,邢州水渠、京兆牧场、泉州商港的彩绘栩栩如生,"忽必烈殿下治汉地七年,税粮增四成,商税涨七倍。" 他指向校场方向,五千蒙汉混编的虎卫营正演练磁石雷阵,铁枪与磁石碰撞声震天动地,"这些勇士的甲胄,是汉地铁与草原皮共同锻造;他们的战旗,是蒙古狼与汉地虎并列飘扬。"
斡赤斤王爷的怒吼从黄金帐内炸响:"汉人怎配议论蒙古大汗!" 但回应他的,是汉地十路宣抚使联名的金箔奏章,以及伊利汗国使者双手捧着的、盖着旭烈兀汗印玺的支持文书。
子夜的暗影阁内,萧虎与拔都的使者隔着磁石矿沙盘对坐。案头摆着打开的通商契约,景德镇瓷窑与伏尔加河皮毛的交换条款用三种文字写就:"金帐汗国的商队若悬挂双虎旗,可在汉地二十七个港口免税通行。" 他推过磁石矿脉图,"这些黑色矿石,能让贵国的弓箭在百步内洞穿铁甲。"
使者的手指划过契约上的双虎印玺,忽然抚胸行礼:"术赤系的雄鹰,只落在能带来丰美牧场的树上。"
贵由驾崩的消息传来时,萧虎正在校场检阅虎卫营。他盯着士兵胸前的双虎纹甲叶,突然抽出双虎头符:"封锁和林七门,只许持有磁石符信者出入。" 转身对耶律铸道,"开商盟义仓,向漠北牧民发放越冬粮 —— 要让每个帐篷都知道,忽必烈的粮仓比海迷失的金册更可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