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3 章:军制维新(回历 683 年冬?大都枢密院演武场)
残雪未消的演武场上,蒙古骑兵的铁蹄碾碎冰面,惊起寒鸦数只。萧虎立在点将台上,望着队列中蒙古武士与汉军士卒的散漫配合,手中的《大元兵制考》被风翻开,露出 "蒙古军万户七十四,汉军万户三十七" 的记载。
"大人,弘吉剌部的骑兵又与汉军屯田兵发生械斗。" 耶律铸抱着账册疾步上前,皮靴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他们竟用《大扎撒》中的 ' 战利品归勇士 ' 为由,抢夺汉军的兵器辎重。"
萧虎的手指划过书中 "探马赤军" 条目,目光落在远处对峙的两队士兵身上 —— 蒙古骑兵的弯刀与汉军的长枪在阳光下交映,却因互不信任而队形松散。他突然将书卷重重甩在案头,震得令箭筒里的令箭嗡嗡作响:"传令下去,明日卯时,蒙古千户与汉军百户以上将领,全部到枢密院议事。"
枢密院议事厅内,牛油烛火将众将领的影子投在狼皮帐幕上,恍若群魔乱舞。蒙古千户忽都鲁扯着嗓子叫嚷,腰间牛皮酒囊随着动作晃出酒液:"汉军弱不禁风,与我们混编简直是耻辱!" 他的话引发蒙古将领的哄笑,却让汉军万户张弘范捏紧了腰间剑柄。
萧虎猛地抽出墙上挂着的磁石长剑,寒芒闪过,将议事案几劈出三寸深痕:"耻辱?去年克鲁伦河之战,若不是汉军投石车挡住叛党骑兵,你们的战马早被砍断蹄筋!" 他展开绘有漠北地形的羊皮图,"如今西北叛王勾结金帐汗国,他们的重骑兵能在草原纵横,却怕汉军的强弩和磁石雷。"
汉军将领王坚趁热打铁:"末将所部在抚州屯田,蒙古兄弟善骑射,我们善筑城,若能合兵一处......"
"住口!" 忽都鲁的弯刀出鞘三寸,"蒙古勇士怎能与汉人并肩?"
萧虎突然将一摞军功簿摔在忽都鲁面前,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汉军在商盟护卫战中的斩首记录:"你麾下的千骑,去年在泉州港被十名海盗击退,而张弘范的三百汉军,却能护送二十车磁石安然过境。"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军制不改,大元铁骑终成一盘散沙!"
经过月余调研,萧虎推出《新军制二十条》,核心便是 "破界混编":将蒙古万户与汉军千户拆分为百人队,每队设蒙古百户与汉军百户各一,号为 "虎贲卫"。消息传出,草原诸王的抗议信如雪片般飞抵大都,斡赤斤王爷的使者甚至在宫门前割掉马耳以示不满。
"大汗,此举违背祖宗旧制!" 忽都鲁在斡耳朵大帐内跪地不起,额头撞得金砖作响,"成吉思汗分封诸部,蒙古与汉军向来分属不同万户......"
忽必烈的目光落在萧虎呈上的沙盘模型上,模型中红蓝两色旗帜交织成网:"萧爱卿,你如何保证混编后军令畅通?"
"以磁石为令。" 萧虎呈上双虎头符的改良版,符身分为两半,蒙古百户持虎头左符,汉军百户持虎头右符,"非双符合璧,不能调动一兵一卒。" 他又展开《军功升赏格》,"无论蒙古汉军,斩首一级赐田十亩,累积军功可升千户,与黄金家族子弟同等待遇。"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蒙古贵族脸色铁青,汉军将领却暗暗振奋。忽必烈沉吟良久,手指抚过案头的磁石镇纸:"准奏。但先在抚州、卫辉两路试点,若有乱局......"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萧虎的声音如铁板钉钉,惊得帐外宿卫的怯薛军齐齐按刀。
抚州卫的演武场上,蒙古骑兵巴特尔正用马鞭抽打汉军工兵的手:"汉人懦夫,连套马索都握不稳!" 被抽打的士兵攥紧筑城工具,眼中怒火中烧。
"住手!" 萧虎的马鞭重重抽在巴特尔背上,皮甲裂开处渗出鲜血,"你套马是为了杀敌,不是欺压同袍!" 他转身对汉人士兵说:"明日起,你们教蒙古兄弟使用床弩,他们教你们骑射,若有藏私 ——" 他指向辕门外的磁石刑架,"就去那里抱着磁石过一夜。"
夜晚的篝火旁,汉军百户李二牛掏出从家乡带来的铁箭头,递给巴特尔:"这种三棱箭簇,破甲比你们的鸣镝更利。" 巴特尔哼了一声,却默默接过箭头。当第一支改良后的箭矢在百步外洞穿牛皮靶,两个汉子对视一眼,终于露出笑容。
更棘手的是补给分配。萧虎设立 "军功粮台",无论兵种,按战功分配肉食与茶砖。蒙古老卒忽察儿看着自己碗里的肉块比汉人士兵少,正要发作,却见李二牛的碗里只有半块茶砖 —— 原来李二牛前日在筑城时救了三名蒙古伤兵,军功簿上多记了三功。
改革推行三月,草原传来消息:斡赤斤王爷联络七位宗王,以 "混淆蒙古血脉" 为由,要求罢黜萧虎军权。萧虎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蒙古士兵的家属接入汉地屯田,又选送汉军子弟到草原学习骑射,美其名曰 "质子互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