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5 章:旗定人心(回历 661 年冬?汴梁城内)
仁和门的青石板上,虎首锤的余震尚未消散,汴梁城内已飘起星星点点的素白虎旗。萧虎立马城门下,看着金军千户张守忠带着三百士卒跪迎,甲胄上的狼首纹被仓促涂改为虎形,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 这正是他要的示范效应。
"都点检," 铁穆尔的狼首弯刀还滴着城头守军的血,刀柄在冬日泛着冷光,"金人在瓮城暗门设了十二架磁石弩,若不是张千户提前告知弩机磁脉走向..."
萧虎抬手止住他的话,目光落在张守忠颤抖的双手上:"张将军曾在岳家军当过提辖," 他的虎头符节在降军眼前划过,符节边缘的磁石碎末与张守忠甲胄上的宋军旧纹轻轻共振,"当年郾城之战,你的神臂弓能射穿金军重甲," 忽然轻笑,"如今这虎旗,可比狼旗称手吧?"
张守忠抬头,撞见萧虎护心镜上的虎头纹,想起三日前射来的免死牌 —— 牌角磁石竟准确无误地钉在他的帅帐前。"某家本是东京匠人," 他扯下狼首腰牌,露出内侧刻着的 "尽忠" 二字,那是二十年前随岳飞抗金时亲手所刻,"金人逼我等用神臂弓射同胞,如今... 如今某愿率麾下神臂弓手,听凭大帅差遣。"
黄昏时分,完颜雪的密探回报:"西城守将完颜斜烈在城楼悬三盏虎形灯," 她的白虎令牌映着暮色,牌面白虎纹与城内新起的虎旗遥相呼应,"但麾下汉族签军已私制虎纹袖章,连金军粮草官都来问降旗规制 —— 他们怕狼首旗招来火攻,更信虎旗能保命。"
萧虎指向正在分发粮食的惠民仓,仓门匾额上的 "惠民" 二字被重新漆成金色:"让张守忠部穿宋军旧甲巡城," 对赵元道,"你带水工修复州桥水渠,就用金人囤积的磁石粉 —— 要让百姓看见,咱们比金人更懂大宋的规矩。" 顿了顿又道:"张将军的神臂弓手,可编为 ' 虎翼军神臂营 ',仍由他统领。"
戌初刻,第一个大规模投降的队列出现在宣德门前。五百名汉族签军举着用床单改制的虎旗,护送着金军的磁石库钥匙。他们的头目王二顺紧握着神臂弓,弓弦上的 "尽忠报国" 红绸已褪色,却在看见萧虎时猛然跪地:"大帅说话可算数?降了真能保家人平安?"
萧虎解下自己的虎头腰带,递给对方:"当年韩信入咸阳,约法三章;今日我入汴梁," 指向远处正在施粥的炊帐,粥香混着磁石粉的清冽气息,"只一句话 —— 举虎旗者,全家免死。" 他转头对铁穆尔道:"降军按宋军旧制整编,设神臂弓营、弩手营、步兵营,每营派一名蒙古校尉协防,仍由原将领统带。"
更关键的动摇来自金军中层将领。掌管磁石库的女真贵族完颜阿骨打,盯着蒙古军将缴获的磁石旗杆熔铸为犁铧,分给城郊百姓。那些刻着狼首纹的磁石旗杆,曾是金人威严的象征,此刻却在铁匠铺里化作利民的农具。"这些磁石," 他对着萧虎的虎头符节跪拜,声音里带着不甘与释然,"本是宋人镇城之物,如今物归原主,也算顺应天命。" 他不知道,自己的投降让金军最后的磁石防线彻底崩塌。
赵元在接收磁石库时,发现了金军藏匿的《汴京磁脉图》,图上标注着北宋时期的磁石官道走向,每条官道旁都记着 "通商惠民 "等小字。" 都点检,"他兴奋地呈上图卷," 金人不懂,磁石官道的真正妙用,不在守城,而在通民气、聚民心。"
"而在通民气,聚民心。" 萧虎接过图卷,目光落在图中惠民河的磁石水闸,"传令下去,明日开闸放水,用金人囤积的磁石粉净化河道 —— 磁石粉能沉泥沙、去秽浊,让百姓知道,新朝的水,比金朝的干净。"
随着越来越多的虎旗升起,金军防线出现了雪崩式崩塌。完颜铁树的亲卫在黎明时分割下他的狼首令旗,换上素白虎旗开城投降,而他本人则在乱军中被汉族签军所杀 —— 那些曾被他视为贱民的士兵,此刻正举着虎旗接管城门,脸上是解脱后的狂喜。
正午时分,萧虎登上宣德门,望着城内十万降军整齐的虎纹袖章,对身边的汉人幕僚王实道:"当年王安石在汴京修磁石官道,想的是通商惠民;如今咱们用虎旗定人心," 指向正在修复的大相国寺,工匠们正用磁石粉混合糯米浆砌筑地基,"靠的是让百姓知道,改朝换代,不变的是过日子的规矩。"
王实点头,手中捧着刚缴获的金军《磁石军制》:"金人虽得磁石之术,却用来筑墙御民;大帅反其道而行之," 目光扫过城下分粮的场景,士兵们用磁石粉筛去粮食中的沙砾,"用磁石粉修水渠、筛五谷,以虎旗安民心,此乃真正的 ' 以汉制汉 '。"
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发生在黄昏。七十二岁的李老汉带着街坊,将一尊被金军推倒的北宋石虎重新立在朱雀街。石虎基座的磁石与萧虎的虎头符节产生共振,竟让断裂的虎首自动对准南方 —— 那是北宋旧都的方向。"大帅可知," 李老汉擦拭石虎眼睛,手中的磁石粉来自金人仓库,"这是太祖皇帝定都时埋下的 ' 镇城虎 ',金人推倒它,咱们就用他们的磁石让它重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