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念念脸上瞬间又绽放出了笑容,“还行吧,主要是咱们身体需要这些营养,现在供销社的水果太难买了。”
“你都喜欢吃什么?我记着,以后有机会弄些回来。”齐修远认真地问道。
陆念念想了想:“好像没有特别不喜欢的,酸酸甜甜的或者纯甜的都行,只要不是淡而无味的就好。”
齐修远默默将这些话记在心里。
两人一起来到水潭边,就地取材,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起一个简易的灶台。
陆念念像变魔术似的,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火柴,还有一包混了盐巴的辣椒粉。
齐修远挑眉,眼中满是笑意:“这么有先见之明?”
陆念念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是!”
不一会儿,烤鸡的香气便弥漫在空气中。
金黄油亮的鸡皮滋滋冒油,撒上辣椒粉和盐巴后更是诱人。
两人还拿出随身带着的桃酥,就着水壶里的凉白开,吃得心满意足。
吃饱喝足,稍作休息后,他们在背篓里面装满了枯枝干叶,这才踏上归途。
此时村里的人们都已下地干活,乡间小道上寂静无人,两人顺利地满载而归。
第二天清晨,陆念念被一阵轻柔的敲门声唤醒。
睡眼惺忪的她,缓缓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感受着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今天,陆念念要去卫生站工作,无法陪伴齐修远一同前往公社购买制作葡萄酒所需的陶瓷罐或玻璃罐。
齐修远起得比陆念念更早一些,他早已洗漱完毕,还精心准备了一顿简单的早餐。此刻,他已经用过餐,正准备出门赶牛车前往公社。
走在去往村口的路上,齐修远的心中略微有些忐忑。
他不禁想起村里那些婶子们,她们总是喜欢闲聊,嘴碎得很,尤其喜欢开年轻人的玩笑。
一想到这些,齐修远甚至都想干脆走路去公社算了,但他知道,无论怎样,迟早都得面对这一遭。
果不其然,当他一坐上牛车,就听到旁边有个婶子笑着打趣道:“齐知青,今天怎么没去上工啊?”
齐修远头皮一麻,来了,他神色严肃的回答道:“家里缺点东西,要去供销社买。”
“哦,这样啊。”婶子脸上露出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继续调侃道:“我知道齐知青家里条件好,现在陆大夫天天都能挣满工分,这齐知青上不上工都没有什么关系,这日子可真让老婆子羡慕哟!”
旁边的另一个婶子也随声附和:“可不是嘛,齐知青嫁到我们村里来,哦不,应该说是齐知青娶了我们陆大夫,那可真是掉进福窝里啦!”
面对婶子们的打趣,齐修远只是保持礼貌的微笑,并未去反驳或者解释什么。
毕竟他还要在这个村子里继续生活下去,不能这些婶子们都给得罪了,没必要。
而且说不定人家还觉得跟你说话是看得起你呢,毕竟在以前他住知青点的时候,知青们和村民们之间可是有着明显的界限,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不多。
所以,齐修远决定干脆就顺着婶子们的话来说,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又能让大家都觉得无趣放过他。
他道:“婶子们,你们说得对,我确实挺有福气的。”
婶子们听到齐知青这么说,先是一愣,然后纷纷笑了起来。
她们觉得这个齐知青还挺有意思的,居然一点都不生气,还顺着她们的话说。
不过,说了一会儿之后,婶子们就觉得有些无聊了,毕竟齐知青的反应跟她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婶子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地方,开始谈论起村里的一些新鲜事或者家长里短。
齐修远见此情形,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总算过了这一关。
牛车虽慢,但不累人,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公社。
齐修远这一趟去供销社可真是收获颇丰!
他不仅买了供销社里能买到的所有必需品,还去了黑市,把那些平日里难以买到的稀缺东西都给搜罗了回来。
最后,他的背篓被塞得满满当当,连一点空隙都没有。
为了防止那些没有分寸的婶子们窥探他买了些什么,齐修远干脆找了根绳子,把尼龙袋的口子紧紧地系上。
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看,也只能看到一个鼓鼓囊囊的尼龙袋,什么都看不到。
背篓装满了,他买的4个罐子只能单独用草绳将它们一个个地绑好,然后提在手里。
时间也差不多了,齐修远踏上了返程的路。
他坐上了牛车,牛车慢悠悠地走着,孙大娘坐在他旁边,好奇地伸长了脖子,盯着他那鼓囊囊的尼龙袋,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探究。
“齐知青啊,你这是把供销社给搬空了吧?你看你这背篓,都把你的腰压弯了!”
齐修远故意晃了晃手里的罐子,"没什么,我们刚结婚缺的东西多,这是给念念做药酒用的。"
药酒这事陆念念确实提过一嘴,所以齐修远这么说也不算撒谎。
孙大娘对药酒毫无兴趣,她心里只惦记着背篓里到底藏了些什么好东西,盘算着自己能不能从中捞点好处。
正当她准备开口再问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赶车的王老二喊道:“药酒?”
王老二手中的鞭子在空中猛地一挥,发出清脆的响声,把老牛吓得打了个响亮的喷嚏,“我家那口子老是说腿疼,改天让念丫头给看看怎么样?”
“当然可以。”齐修远连忙回答道,同时眼角余光瞥见孙大娘的手正悄悄地伸向背篓,他立刻伸手紧紧捂住背篓口,生怕孙大娘会趁机翻看里面的东西,“不过这药酒的药材还没凑齐呢,等念念的成品出来之后我再跟王二叔您说一声。”
“行嘞!”王老二爽快地应道。
板车的声音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老牛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和车轴转动的嘎吱声。
陆家如今可是今非昔比了,谁都不敢轻易交恶。
尤其是念丫头的医术,那可是经过陈大夫、村长以及众多村民的亲眼见证的,大家都对她的医术赞不绝口。
要不然,村里怎么可能会给她涨到每天 10 个工分呢?这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做主,是全大队投票通过的呢!
喜欢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