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耳的警报声如同撕裂金属的尖啸,突然在联盟医疗指挥中心炸响,声波撞击着强化玻璃墙面,震得悬挂的全息地图都泛起波纹。血红色的警示灯以三秒一次的频率疯狂闪烁,将整个大厅浸染成一片猩红炼狱。应急系统自动将天花板的照明切换成冷白色,刺目的光线让空气里悬浮的微尘都无所遁形,这些微尘在光束中疯狂舞动,仿佛是被困在牢笼里的无数幽灵,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医疗团队负责人陈薇的咖啡杯在剧烈的警报声中震颤,深褐色的液体泼洒在她的白大褂上,宛如一道未干的血迹。
“紧急情况!贸易城邦港口发现一例输入性传染病病例!” 通讯器里传来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全息屏幕上随即跳出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患者体温 40.2℃,血氧饱和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下降,如同沙漏中飞速流逝的细沙,每一秒都在逼近生死边缘。肺部 CT 影像显示出大片毛玻璃状阴影,边缘呈现诡异的锯齿状,与数据库中已知病毒株的匹配度竟为零。陈薇脖颈后的神经接驳口微微发烫,那是植入式预警系统在发出危险信号。她紧咬下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二十年前,她曾在病毒样本泄露事故中失去导师,此刻那段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但她知道,现在不是沉浸在恐惧中的时候。
陈薇的瞳孔瞬间收缩,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速度快得几乎产生残影。她调出港口三维建模图,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在视网膜上跳动:“启动最高级别防控预案!隔离患者所在区域,调取近 72 小时港口所有监控!重点排查冷链货柜、通风系统、船员生活区!” 她的声音冷静而果断,却难掩眼底的忧虑。随着指令下达,指挥中心的空气循环系统自动切换成负压模式,墙壁上的消毒雾喷头开始规律性喷洒纳米级抗菌粒子,细小的雾滴在灯光下闪烁,仿佛一场银色的雨。但她的目光始终紧锁着屏幕,当看到量子隔离网启动时产生的电磁脉冲干扰了部分监控设备,导致一段关键影像出现雪花噪点时,她的心脏猛地一沉。更让她脊背发凉的是,噪点中隐约有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在移动 —— 那本该是完全封闭的隔离区。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镇定,迅速调出周边的热成像监控,试图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答案,手指在操作界面上微微发颤,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医疗小队乘坐的悬浮急救舱以最高时速划破天空,身后拖着长长的等离子尾焰,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醒目的痕迹。舱内警报器与生命监测仪的蜂鸣交织成紧张的旋律,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领队张医生的防护服内衬的生物传感器紧贴皮肤,实时监测着他的心率、体温和血氧。当监测仪显示他的心率突破 110 时,副驾驶的护士递来一支镇定剂注射器,却被他挥手拒绝。他望着急救舱内闪烁的红灯,耳边仿佛又响起出发前妻子的叮嘱:“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 此刻,他的眼神坚定而专注,额头的汗珠顺着防护面罩的边缘滑落,在下巴处汇聚成一滴晶莹的水珠。他握紧手中的快速检测枪,枪口闪烁着幽蓝的光芒,这是最新研发的基因测序设备,能在五分钟内解析出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但此刻,他的掌心已满是汗水,在检测枪的握把上留下潮湿的痕迹。检测枪的液晶屏突然弹出警告:“检测模块温度异常,可能影响数据准确性。” 张医生深吸一口气,将枪身贴紧防护服降温,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检测能够顺利进行,他知道,这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更关乎整个联盟的安危。
“患者情况危急!” 货轮内部,空气仿佛凝固着恐惧。船员们戴着简易口罩,眼神中充满恐惧,他们的呼吸声在密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沉重,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消耗最后的氧气。患者蜷缩在船舱角落,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青紫色,剧烈的咳嗽震得整个身体都在颤抖,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令人揪心的 wheezing 声,仿佛破旧风箱发出的哀鸣。张医生迅速将检测枪对准患者咽喉,红色的激光束扫过的瞬间,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未知病原体!重复,未知病原体!” 检测枪的显示屏开始不受控制地闪烁,一段乱码飞速掠过,像是某种邪恶的嘲笑。在转移过程中,患者突然剧烈抽搐,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黑痰,痰液落地后竟腐蚀出一个小小的凹痕。张医生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意识到情况比想象中更加糟糕。他迅速示意队员将患者转移到急救舱,同时通过通讯器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努力压制住内心的不安,全身心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量子定位系统的全息投影在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缓缓亮起,幽蓝的粒子流在空气中凝结成港口三维地图。流行病学调查组的技术员将患者入院前 72 小时的行动数据导入系统,橙红色的轨迹线如同一条燃烧的丝带,沿着货轮舷梯、集装箱堆场、检疫通道蜿蜒铺展,在每个停留点自动生成透明的人形轮廓。调查员林夏紧盯全息投影,指尖在虚拟操作面板上快速滑动,将所有接触者的面部特征与港口监控进行交叉比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