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为了这个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在得到天地大推演术后。
方辰立刻便开始着手物色合适的人选。
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的调查卷宗中,为方辰提供了一个目标。
曾在大乾皇朝担任记室参军的李追风。
李追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地理、道家、阴阳之学。
后来他成为大乾皇朝,一名武将手下的记室参军。
虽然身在帝都,却一直不得重用。
后来,更因为得罪了十大门阀之一的唐家,因此被罢免了职务。
李追风心灰意冷之下,原本打算返回自己的家乡岐州。
但就在李追风启程前,他为那时尚是龙武卫的一名好友看相。
说对方日后,必有飞黄腾达之象。
而那好友出身草芥,在龙武卫中向来备受打压。
因此并没有将李追风的话放在心上。
直到后来,方辰登基,锦衣卫成立。
李追风的这位好友,也被选中,成为锦衣卫中的一份子。
皇宫之战中,锦衣卫力挫龙武卫,从此扬眉吐气。
这位好友,也顿时想起了李追风当时为自己看相一事。
立刻将此事告知给了包应祥,并且倾力挽留李追风继续留在帝都。
包应祥虽然不信鬼神之说,但听说李追风也曾受过十大门阀的打压后。
便将此事记录了下来。
不想日后,这份卷宗竟然会被方辰看到。
而方辰派锦衣卫打听李追风的下落,听到他人尚在帝都之后。
便立刻让包应祥将人找来了。
一见之下,果然不出方辰所料。
李追风正是自己要找的人!
这些念头,都只是在方辰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看向下方的李追风,淡淡道。
“十日后,便是钦天监官署正式落成。”
“你的国师册封大典,也会在当日一并举行。”
听到方辰的话,李追风跪在地上,又磕了一个头。
“臣多谢陛下隆恩。”
他何等聪明,立刻便知道,方辰此举是在向整个大乾宣布。
不管是钦天监,还是国师,都将会是接下来。
对大乾皇朝重中之重的存在。
士为知己者死,对于曾经受尽欺压的李追风来说。
这份重视,无疑胜过千万句好话。
对方辰的安排,他也是没有任何异议,只有服从。
待李追风退下后不久,一道魁梧的身影,走上大殿。
“如何?”
方辰脸上没有半点惊讶,看向来者。
“启奏陛下,一切皆如陛下所料。”
包应祥跪在地上,恭敬的禀报。
“帝都之中,前来参与天道大会的八大宗门。”
“除了太玄门的赵静明,重伤之下,如今生死不知之外。”
“其他人都已经启程,打算返回各自的宗门。”
方辰静静听着,表情没有一丝意外。
“赵静明那边,继续派人盯着。”
门中最优秀的弟子,出了这种情况。
他不信太玄门会没有一点反应!
“是!”
包应祥低头应下,起身退出了承清殿。
“接下来,就该是准备,给八大宗门送一份大礼的时候了。”
方辰手指不紧不慢敲打着桌面,深不可测的眼眸中,似有暗流涌动。
……
太玄门,清风山。
“静明此一去,已经快有月余。”
“为何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太玄门掌门郑峰,还有几名太玄门长老,齐聚山巅。
所谈论的话题,正是一个月前,前往帝都,参加天道大会的赵静明。
如今一个月过去,赵静明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传回来。
这让太玄门长老们心中多少有些焦急。
郑峰坐在一方大石上,双眼似闭非闭。
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但莫名给人一种极大的压力感。
“静明这小子,上山二十余年,如今是他第一次下山。”
“难免行事会有些不熟练。”
“或许,是这小子最近忙于天道大会的事,一时疏忽,就给忘了呢。”
作为长老之一的薛韶咳嗽一声,为赵静明解释道。
“那也不该下山这么久,却杳无音信吧?”
“静明他可不是什么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了。”
“何况,从帝都到清风山,来往也不需要一个月的脚程吧?”
话音未落,另一名太玄门长老,便有些不满的反驳起来。
“话倒也不能这样说。”
一名长须长老,抬手缓缓抚摸着自己的胡须。
一边眯着眼睛,慢慢悠悠的说道。
“这天道大会据说有十几万术士参与,想来从举行到结束。”
“必然是要花费不少时间的。”
“若是静明一举摘得魁首之位,那皇帝很有可能,会将他直接留在帝都。”
“静明就算想要回门中,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托人传信也不是不可以,想来静明的书信,近日便能抵达了。”
话音刚落,便看到一名太玄门的弟子,急匆匆跑上清风山峰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