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两宋传奇 > 第125章 风水宝地

两宋传奇 第125章 风水宝地

作者:东方唐宋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09-25 20:26:20

子午笑道:“此番来襄阳,还以为能见到岳将军,没曾料想他在郾城。关于襄阳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不知大人可否赐教?”

黄靖端起茶碗,喝上一口,娓娓道来:“这又何妨,老夫这便说来。世人皆知,夏分天下为九州,襄阳便分属荆、豫二州之域。商周时,襄阳封国林立。如邓、鄾、鄀、谷、罗、邔、阴、唐、卢、樊、楚等。殆至春秋,楚国强盛,先后灭掉诸国,襄阳全属于楚,遂置北津戍。战国争霸,楚不敌秦。秦灭楚,襄阳入秦。秦置郡县,襄阳分属南郡、南阳郡。”

子午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没想到,襄阳自夏商周就有建制了。”

余下举起拳头,笑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还是后起之秀的秦国厉害。”

普安乐道:“可不是,秦始皇天下无敌。”

武连昂首挺胸,大手一挥,好似自己是秦始皇一般:“秦朝的郡县制比大周的分封制好许多。秦始皇自此一手遮天,这皇帝就大权独揽了。”

黄靖介绍道:“西汉时,这襄阳依然分属南郡、南阳郡,而两郡则同隶荆州刺史部。襄阳共置十二县,南郡有襄阳、宜城、中庐、邔、鄀;南阳郡有邓、山都、阴、酂、筑阳、蔡阳、舂陵。时间到了汉高祖六年,便建了襄阳城,置襄阳县。襄阳此名,大有来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东汉,除舂陵改为章陵、析蔡阳置襄乡县外,基本沿袭西汉。王莽时襄阳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恢复原名。至献帝初平元年,荆州刺史刘表到了襄阳,襄阳遂成为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治所。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襄阳分属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有邓、章陵、襄乡、蔡阳等县;襄阳郡有襄阳、宜城、中庐、邔、山都、鄀等县;南乡郡有酂、阴、筑阳等县。”

子午一脸诧异,惊道:“原来,襄阳城是汉高祖时所建。”

余下闷闷不乐:“世人皆知,王莽篡权,大逆不道。可没想到,王莽还欺负起襄阳来了。居然给襄阳改名字。”

普安喝口茶水,笑道:“好在王莽后来覆灭,襄阳得以恢复原名。”

武连喜道:“我感觉,还是‘襄阳’好听,这字也好写,名也好记。”

黄靖道:“后来,时间到了,李唐贞观元年,朝廷分天下为十道,襄阳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又分为十五道,襄阳属山南东道。襄州襄阳郡领七县,分别是: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宜城、乐乡。”

子午打趣道:“道!这个地方名称,也是李唐独有了。”

余下笑道:“好在‘襄阳’这名字依然没变。”

普安言不由衷道:“大唐的‘道’就是名不虚传。”

武连熟思道:“不知为何叫做‘道’?我素闻秦朝就有了‘道’!没想到,李唐还是念念不忘要拿来用一用。”

黄靖见武连这般模样,就乐个不住,马上喜道:“到了我大宋太宗至道三年,朝廷把全国分为十五路。京西路治河南府,辖十六州,其中襄州领有襄阳、邓城、谷城、宜城、中庐、南漳六县。神宗熙宁五年,十五路分为二十三路。京西路分为京西南路,治所定在了襄阳。宣和元年,襄州升为襄阳府。绍兴五年,襄阳县辖境遂扩展至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

子午孩子气道:“李唐叫做‘道’。”

余下歪着脑袋,也孩子气道:“我赵宋就叫做‘路’。”

普安用手指头比划道:“合起来,叫做道与路!”

武连惋惜道:“不知以后叫什么,我们也管不着,更看不到了。”

黄靖道:“说到襄阳,不得不放在三国来说。当时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之中,群雄争战、风云际会。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隆中对》,襄阳成为三国鼎立的智慧交锋之地;以羊祜镇守襄阳、杜预上表灭吴方略为标志,襄阳成为晋灭吴,完成统一大业的策源地。襄阳在三国时代,自始自终,都作为天下大势的必争之地。不得不说,这襄阳,实乃风水宝地。”

子午喜上眉梢,津津乐道:“三顾茅庐,这故事可谓三国里最为着名的故事。这仁人志士都盼望刘玄德这样的好皇帝赏识,这为帝图皇的,都盼望有诸葛孔明这样的好臣子。”

余下道:“《隆中对》是《三国志》里的名篇,这文章洋洋洒洒,实乃一段佳话。我还记得几句。”随即吟诵道: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