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忻回到京城后没几天,就过年了,慕容晏没有再给他安排职位,只是在封笔前下了一道圣旨:“封云忻为镇北王,止于其身。”
也就是说,仅限云忻一人,云忻死后,王爵收回。
在慕容姝的公主府旁边给云忻划了一座镇北王府,但俩人谁也没去住,还是住在护国公府。
云澈继任护国公爵位,立嫡长子云雷为世子。
这是慕容晏给云家的补偿,同时还派了御医给云忻诊脉,就是那位精通毒术的御医,有遮掩符作弊,并没有发现什么。
御医确认了云忻也是余毒未清,这让慕容晏放心了很多。
皇帝多疑,这是正常的,毕竟云家有江湖背景,这是皇室的盲区,谁知道云家有没有什么保命的药,当然,就是有,云家也不会说。
云家军知道的人也同样不会说,那可是救命之恩,自然不会给云家惹祸,在这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忠心云家的人,就只会忠心云家。
就是那位军医,也明白这一点,这也是云家之前敢把保命丹拿出来的原因,但保命丹也不能解毒啊,至少云忻的脉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云忻的回归最轻松的就是云澈了,家中有了大家长,有事也能有人拿主意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云忻回来后,在书房和云澈谈了很久,谈的什么,没人知道。
只是从那以后,云家的小辈们都开始用心读书了,准备考科举。
云雷是最年长的,今年已经11岁了,云深9岁,云泽的长子云震与云深同岁,也是9岁,云澈的次子云霄,今年才4岁,也是可以开蒙的年纪了。
云澈在府中设了私塾,找的是一个落第的举人,教他们读书,这算是云家的学堂了。
长歌知道了云忻的安排,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鞑靼身上,整理着鹰隼传回来的信息。
打算开春积雪融化后,再派出商队,一边与鞑靼交易战马牛羊,一边绘制地形图,同时还要收集情报。
岁旦过后,慕容铮已经20岁了,钦天监查好了黄道吉日,在慕容晏的主持下,给他行了冠礼,同时也定下了大婚的日期。
而季云舒这边,侯夫人同样给他定下了未婚妻。
慕容铮知道大婚日期定下的当天晚上,拉着季云舒在东宫喝的酩酊大醉,俩人都喝多了。
第二天,俩人又恢复了平日的做派,任谁也看不出一点破绽。
只是慕容晏知道这事的时候,叹了口气,情之一字,伤人啊!好在还知道自己的职责,也就没有管。
六月十六,宜嫁娶,太子慕容铮大婚。
太子妃姜篱坐在喜轿上,团扇遮脸,一脸娇羞的抬进了东宫。
慕容铮虽然不喜欢姜篱,但他也知道这是太傅之女,自然不会做出什么不入洞房守身如玉的事来。
太傅是文臣之首,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该有的尊重也会给姜篱,但也仅此而已。
姜篱不傻,自然能感觉出慕容铮的冷淡,但她总想试试,对慕容铮倒是一腔爱意,大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回门时,慕容铮也是陪着的,对太傅这个岳父也是尊敬有加,但亲近不足。
姜太傅倒没有什么不满,在他看来这很正常,慕容铮虽然是他的女婿,但也是君,而他是臣,君臣有别,不能以平常的翁婿论。
后宅中,姜夫人询问着姜篱,知道太子对女儿尊重,也就放了心。
可看着女儿那飞蛾扑火的架势,还是开口劝了几句。
“太子妃最要紧的是生下长子,如今东宫只有你一人,如此大好的机会,可千万要抓住才是。”
“母亲,我明白的,会尽快怀上身孕的。”姜篱一脸的娇羞。
慕容晏为了让慕容铮多生孩子,不仅给他选了太子妃,还有两位选侍,大婚三个月后入东宫。
姜夫人的意思是,这三个月内赶紧怀上身孕,三个月后就是僧多粥少了,到时候有了竞争,就难了。
姜篱一想到三个月后又有两人住进东宫,心里就很气,可这是陛下的旨意,谁也不敢反对,况且,她也不敢想太子后院就她一个女人。
不过,她也把自己娘亲的话听进去了。
对于慕容铮来说,娶的不是喜欢的人,娶多少娶谁都无所谓。
也不能说他渣,他是太子,这很正常,而且,慕容铮也忙,他现在正跟着慕容晏学习政务,亲哥哥慕容钧也教他很多,有两个好老师在,本就聪明的慕容铮,做的非常好,这让慕容晏非常满意。
现在很多奏折都是慕容铮在批,在培养太子这方面,慕容晏比他亲爹强多了。
慕容铮忙,就代表着他很少回后宅,除了初一十五必须要去太子妃那,平日里他都是宿在书房的。
姜篱就是想找人也不敢去书房,这是大忌,只能让慕容铮的贴身太监传话。
慕容铮的贴身太监叫德安,从小便伺候着慕容铮,他知道主子的心思,太子妃让他传的话,自然也不敢瞒着,每次都传到了,但主子怎么做,他就管不了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