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新闻联播里出现了对祁山集团的采访。
“新闻联播时间不会太久,大概也就一分钟左右,接下来,央视还会放一部专门的纪录片!”祁光远笑着说,“咱们接着瞧吧。”
赵小蕙好奇地问:“这个纪录片会有人看吗?”
“央视把八点四十五到九点十五之间的广告都剪掉了,整整三十分钟呢,时间完全够了!”祁光远笑着回答。
赵小蕙愣了一下:“剪掉广告?”
祁光远点点头。
赵小蕙忍不住说:“这不是我们的损失吗?”
祁光远耸耸肩,无奈地说:“从实际角度看,确实是这样,虽然少了广告时间,但也在宣传咱们自己的公司呀。”
赵小蕙嘟囔道:“我还是觉得有点亏。”
祁光远哈哈一笑:“亏什么呀?做生意哪能不亏,别太计较,亏就亏了吧。”
赵小蕙叹了口气。
这边赵小蕙觉得自己有点吃亏,可全国的老百姓们却像被开了眼界似的,大开眼界。一开始他们也没太当回事,等到纪录片放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超大的高楼。
“这么大的食堂?”
旁边有个男人忍不住问:“每天早上这么多人吃饭?”
他父亲也跟着感叹:“包子、油条、豆浆、面条,还有专业厨师?”
说实话,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公司。这么大的食堂,又干净又整洁。
除了食堂,还有篮球场、游泳池,甚至还有健身房。
最让人惊讶的是,竟然还有专业的健身教练。
这家健身房叫“一兆健身”。
这是一个由春旺集团投资的健身房,主要覆盖汉东省。除了祁光远的公司外,还有汉东广场,一些大企业也都在这里设点。
像祁山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很多员工都有健身的需求。反过来,这也促进了国内健身行业的发展,并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这些都是公司的基础设施。真正让人震撼的是齐振对王化臣的采访。他的经历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现在又是怎样的生活?
看着王化臣现在的状态,很难相信他一年能赚三十万。这可不是2000年或2010年后的事,而是1997年。别说现在,就算到2024年,一年挣三十万也很难。
“王化臣连高三都没读完,确切地说,他连高中都没毕业!”
一个大学生李虎看完纪录片后表情僵硬,忍不住问:“他是怎么进祁山科技的?收入怎么这么高?”
李虎的父亲李二民也疑惑地插话:“是,一年三十万,高中都没毕业,他怎么赚这么多?”
接着往下看,故事有了转折。王化臣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通过考核后月薪达到一千块。靠着勤奋努力,他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最后月薪涨到七千二百块,年终奖更是高达二十三万。
看到这里,李虎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才一年时间?收入就翻了这么多?”
李二民也很吃惊,随即反应过来,急切地说:“儿子,你毕业后别再考虑其他单位了,直接去汉东省,去祁山科技!”
李虎愣住了:“去汉东省?”
李二民点头:“我明白了,祁山集团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特别之处就在于有能力的人能迅速脱颖而出!”
李虎沉默片刻,听到父亲继续说:“看看王化臣,之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你是大学生,起点比他高,只要加入祁山集团,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给你更高的待遇!”
其实,不用父亲提醒,李虎自己早就下定了决心。
李虎觉得,如果换作是他,肯定能做得更好。
这时候,镜头转到了祁光远和赵立春身上。
赵立春说完一大通没用的话后,轮到祁光远了。
"什么叫让员工享受公司发展的好处?"齐振问:"你觉得这事具体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公司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员工一起努力的结果!"祁光远笑着说:"既然大家一块儿努力了,那我不能自己独占公司发展的收益。"
"也就是说,我要让所有员工都享受到这份好处,除了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外,还要进行集团分红。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对公司的贡献,给他们一些虚拟股份,分发红利!"
"我认为,要是汉东省出了个超级富翁,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虽然我能做到,但我更觉得这是种耻辱。我更希望能看到大家共同富裕!"
"所以,我很愿意让员工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非常乐意把我赚的钱分出去,让所有员工都能享受到公司的成长!"
"他们有钱了才会花更多,有钱了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听到祁光远在电视上的发言,很多人对他肃然起敬。
这种愿意花钱给员工分红的行为,在这个时代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华为也是这么做的,但现在的华为在规模上还是没法跟祁光远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