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 第172章 制作白糖

“我的娘嘞……”

李大牛扑通跪下,额头贴地。

“东家是活神仙吧?这玩意儿比水晶还透亮!”

旁边烧火的伙夫伸手想摸,被李开一把拍开:“刚出炉的,能烫掉你一层皮!”

他拿起方砖对着光转动,看着内部细微的气泡,微微皱眉,比现代玻璃差远了,但在这朝代,足够震撼人心。

玻璃制作成功了,李开看向了李大牛,问道:“学会了没?”

李大牛点了点头,说道:“学会了!”

李开说道:“找几个信得过的人,把制造玻璃的方法教会他们,给他们开高薪,然后签保密协议,记住了,家人不在青山县县城内生活的不要。”

李开这么做,也是在最大程度保护制作玻璃的方法不被泄露。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专利,别人学会了立刻照葫芦画瓢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李大牛点了点头:“俺知道了!”

李开点头,挥了挥手,便让李大牛下去了。

制作出了玻璃,接下来李开还要制作出一样东西。

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白糖。

在古代,吃一口糖是很难的。

如果硬要在酸甜苦辣咸中选择一种,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甜。

上一世,直到先秦时,世界上都没有糖。

但却有一种可以代替糖的东西,叫作“饴”。

这种东西相传是古代一位叫作公刘的人发明的,而所谓的饴,说白了,就是麦芽糖。

直到西汉时期,才有了蔗糖的出现。

而且这种制糖技术,还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而这一世的大天王朝,已经有了甘蔗,但是却没有人会制作糖,都是拿着甘蔗干嚼着吃。

李开正是看到了这一商机,所以才选择制作白糖。

白糖可以快速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比如现代建筑工人在干活的时候,都喜欢喝冰红茶等饮料,正是因为这种饮料可以快速补充体内的能量,所以才大受欢迎。

白糖不仅可以帮助军队迅速恢复体力,而且味道甜美,绝对能受到百姓和大户人家的青睐。

特别是小朋友。

而制作白糖也极为简单,只需要甘蔗、黄泥、草木灰。

将甘蔗洗净之后,用石磨或木棍榨汁。

在甘蔗汁中添加少量的草木灰。

搅拌后,静置两小时。

澄清汁液,倒入铁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

熬煮期间,持续搅拌防止焦煳。

将熬煮好的黑糖块敲碎,放到漏网之中。

表面覆盖棉布,黄泥加水,搅拌成浆,缓慢淋在糖块上。

利用黏土吸附色素,下层流出白色结晶,脱色后的湿糖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三到五天,此时,便得到了正宗的白糖。

接着,李开叫来了李大牛,开始制作白糖。

李开蹲在石磨旁,看着金黄的甘蔗汁顺着木槽流入陶盆,空气中渐渐弥漫起清甜的气息。

李大牛握着木棍用力碾压甘蔗,汗水滴进汁液里,却舍不得擦。

他活了半辈子,只知道甘蔗能嚼出甜味,从未想过还能变出雪白的糖来。

“东家,这黏糊糊的能吃?”

他喘着粗气,盯着盆中浅褐色的汁液。

“咋看都像药汤子。”

“等着瞧。”

李开往汁液里撒了把草木灰,用木勺缓缓搅动。

前世他在农村见过土法制糖,知道草木灰能让杂质沉淀。

不一会儿,盆底果然析出一层褐色渣滓,上层汁液变得透亮许多。

他小心翼翼将澄清的汁液倒进铁锅,点燃灶下的柴火。

火旺起来了,铁锅里的汁液咕嘟咕嘟冒泡,渐渐变成深褐色的糖浆。

李开挽起袖子,用木铲不停搅拌,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稍有不慎就会焦煳。

李大牛蹲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中翻涌的泡沫,忽然闻到一股焦香混着甜腻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把火调小。”

李开额头沁满汗珠。

“该出锅了。”

他将糖浆倒进事先准备好的木模,等其冷却成块后,用木棍敲成碎块,铺在竹席上。

接着,他捧来一盆细腻的黄泥,加水调成泥浆,缓缓淋在糖块上。

李大牛看得目瞪口呆:“东家,您这是干啥?往糖里掺泥?”

“这是脱色。”

李开解释道:“黄泥能吸走糖里的颜色,就像用清水洗抹布一样。”

他指着竹席下方的瓦盆:“等泥浆渗下去,底下就会流出白糖了。”

李大牛半信半疑地蹲在瓦盆前,看着褐色的泥浆慢慢浸透糖块,滴进盆里的液体果然越来越清。

三炷香时间后,他小心翼翼掀开竹席,只见原本深褐色的糖块表面,竟结出一层白花花的晶体,在阳光下像撒了把碎雪。

“我的老天爷!”

李大牛伸手想捏一块,被李开拍掉:“别碰,还没晾干呢!”

他拿起一块糖晶对着光看,只见晶体透亮如冰,细碎的光芒在掌心流转,比士族小姐头上的珍珠还要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