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铮从楚瑶的实验室出来时,天已经快亮了。昨夜的破解工作终于有了进展,邮件中出现了“Project Eclipse”的更多关键词,甚至提到了一个代号——“曙光计划”。这个名词让罗铮心头一紧,他隐隐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场病毒危机那么简单。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方晴的消息:“我查到一些东西,也许对你有用。”
他没有回信,只是拨通了她的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她略带疲惫但兴奋的声音:“你还在忙?我刚整理完最近一周关于‘Project Eclipse’的公开报道和相关评论,有些内容可能很重要。”
“我现在可以见你。”罗铮说。
“我在报社附近的老咖啡馆等你,记得小心点。”
半小时后,罗铮走进那家藏在巷子深处的咖啡馆。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书页混合的气息。角落里,方晴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摊开几份打印稿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你来了。”她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关切,“昨晚又熬夜了吧?”
“习惯了。”罗铮坐下,接过她递来的咖啡。
方晴翻动着手中的资料,语气认真起来:“我把所有能找到的新闻做了分类整理,发现他们最近几次活动都集中在东欧和东南亚地区,而且每次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伪造医疗援助项目掩盖非法实验。”
她指着其中一份旧报纸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三年前的一次国际医学论坛,当时有个匿名组织提交了一份关于基因编辑的提案,后来被主办方驳回。你看这个人……”她放大照片一角,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背景角落,穿着深色风衣,帽檐压得很低。
罗铮的目光停在那人脸上,心跳微微加快。他认出了那双眼睛,那是他在军旅生涯中曾经短暂合作过的一个情报员,代号“灰影”。
“你之前见过他?”方晴察觉他的神色变化。
“过去的事了。”罗铮没多解释,只是低声问,“这份资料是从哪找到的?”
“是一个老记者朋友帮我找的。”方晴顿了顿,“不过奇怪的是,这篇报道后来被撤下了网站,连档案馆里的纸质版也被标注为‘信息错误’。”
罗铮点了点头,将照片拍下存档。
“还有这个。”方晴调出另一组数据,“我在一篇匿名投稿中发现了这段话——‘地下实验室位于B-17区,编号0328’。这个编号,和你上次提到的那个境外采购单上的编号完全一致。”
罗铮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你能确定这不是谣言?”
“我比对了几个不同来源的信息,虽然无法百分百确认,但可信度很高。”方晴看着他,“我知道你想一个人去查这件事,但至少让我帮你把这条路铺得更清楚一点。”
罗铮沉默了几秒,轻轻点头:“谢谢。”
两人之间的气氛一时有些微妙,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然靠近,却又被理智压制着。
“你打算什么时候行动?”方晴打破沉默。
“越快越好。”罗铮回答,“我会联系夏岚那边安排入境手续。”
“那你要小心。”她低头整理资料,声音轻了些,“别总是一个人扛着这些事。”
罗铮望着她,第一次感受到一种不同于战场、不同于医患关系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自枪林弹雨,而是来自身边人的关心与牵挂。
“我会的。”他说。
方晴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那我先走了,明天还得去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
罗铮也站起身,送她出门。夜风吹过,她披着的外套轻轻飘起,发丝随风扬起,在路灯下泛着柔和的光。
“等等。”罗铮忽然开口。
方晴回头看他。
“你为什么愿意帮我?”他问。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因为我相信你做的事是对的。而且……我也想看看,你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说完,她转身走进夜色中,脚步轻快,却留下一句话在罗铮耳边回响。
罗铮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缓缓收起手机,走向自己的车。
回到住处已是深夜,他打开电脑,将方晴提供的资料逐一归类,心中却始终萦绕着她最后那句话。
“我也想看看,你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这句话像是一道微弱的火苗,点燃了某种他一直试图压抑的情绪。
他打开通讯软件,给方晴发了一条信息:“下次见面,带上你的相机。”
片刻后,对方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桌上的资料上,也映在他略微放松的眉宇之间。
这一夜,他睡得比以往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沉。
喜欢退役神医:从医院崛起,护国之战请大家收藏:(064806.com)退役神医:从医院崛起,护国之战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