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练习一年各种惊人反应:劲换不断

刘殿琛老前辈在《形意拳术抉微》中曾说“余初学技艺时颇学运气,如肩垂、项竖、齿扣、舌顶内提等,如法习之,数日一作势,渐觉气可至于心间。

然即周身倦怠,四肢无力,强习数日,则气渐觉稍往下行,而又有周身倦怠之弊,如是者数次,而后始能一经作势,气即直达丹田,此即五行为五关之说。

”当我真正换过几次劲后,才明白刘前辈所说其实就是换劲。

老师向我解释换劲:外换劲,内通气。

一般人四肢乃至各块肌肉,气大多是堵着的(当然这里的气并非维持生命的荣卫之气,而是混元气被堵着通不过去)。

换劲就是将这些堵塞的地方用真气冲开,冲开后神气方能透过,才能敏感。

而因为原来有於气堵塞,冲开它需要一些真气,所以会出现倦怠的感觉,不是错觉,而是真倦怠。

等真气缓过来后,自然会感觉身上有些地方灵活敏感了。

像我换腿上的劲时,双腿累的要命,感觉骨髓都空了,大约三四天后,双腿很是松快,很像踩在橡胶上,总是弹性十足。

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讲得就是人的五脏对于真气通过是五大关口。

只有把五脏的劲换了(都有各自的验证可以辨别),才有可能打出内劲。

其实何止五脏,身上堵着的地方都是一个关口,所以进入了形意拳的大门后,大大小小的劲就开始换了。这里有常人吃不了的苦。

不是练功时间,而是肌肉酸软之苦。

形意拳入道和改变人气质的说法正是和这有直接关系,只有身体通透了才可能通周天或交手时身体敏感,周身活泼宛如一气。

“常人气散四肢,形意人收归丹田”真正换了几次劲后,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

现在看一些人甚至可以看到他的劲拘在什么地方,而搭上手后更是明显。

形意拳初学者,一定不要忽略这三个细节!

传武中各派拳法都有过人之处,功夫的高低在人,更在于有好的传承,好的练功体系。

现在练习传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有真喜欢者,已是难能可贵。

本文是写给初学形意的人,希望我门内的一些传承,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形意初学者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是“明(明白)师”而非“名(有名)师”。

形意拳是不能自学的,没有明白师父,没有几年的言传身教,是无论如何也难窥门径的。

现在网上很多大师,甚至一些很有名的人,他们网上的视频,门里人一看,就不是形意拳的东西,打的都是屈伸劲,哪有形意拳的“拧裹钻翻”。

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本人认识的一个朋友,跟随公园师父练了十几年的太极,练得十分刻苦。

到最后,练得膝盖疼不说,总算找到明白老师了,这纠正动作可是费了劲了,自己都有些没自信了。

好的老师能及时发现练习中的错误,予以纠正。

很多问题,自己是感觉不到的,自己觉得挺顺畅,挺得劲,其实不一定对,只有老师在一旁帮你看着,才能保证初学时少走弯路。

其次,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形意拳的基本功就是“三体式”。

三体式的作用很多,一是要在师父的指导下“校二十四法”,就是把身体各部位的要求都要做到位,要找到静态下的整;

二是可以去除自身拙力,找到静态下的松沉感;三是可以抻筋拔骨,动作做对了,可以开肩开胯。

总之,三体式的作用很多,再在此不一一赘述。

初学者切记,三体式需要下功夫站,各部位要领是互相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沉肩”和“头顶”就互相影响。

各部位的要领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做到位,要持之以恒,加上老师要不停的给调整姿势(俗称“校架子”),最后才能趋于完善。

“三体式”就如高楼的地基,只有打的牢,楼房才能盖的高,到最后功夫的层次也才能上的去。

印象中一位老师父说过一句话,说“练了一辈子,练得就是最基本的这些东西”,我是非常受触动,他说的太对了。

再次,初学者练功时一定要专注,就是注意力要集中,这样才能抓住要点,事半功倍。

还有拳谱里讲“心要暇”,就是心情要舒畅的意思。

练功时还要注意放松身体各部位,注意“松”不是“懈”,需要慢慢体会个中滋味。

呼吸要自然,不能憋气,待到形正了,就自然出来腹式呼吸了,对身体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以上所写,都是本人切实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形意拳发力的核心机密

发力就是发出力量,这是字面上的解释,放在拳学里又有更为精妙的解释!那么究竟什么是发力呢?怎样训练呢?

发力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极其神秘的东西,似乎越古老,越传统的才是最好的,那么拳的发力机密又是什么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