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真谛:无柔不能变化,无刚不能克敌

形意拳的精髓,是以意领气,内外兼修。

河北形意自'神拳'李洛能以下各代传人,无不强调拳打自然,刚柔互济。

在李洛能遗留下来的拳经中,第一句话便是:“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精气神,神藏气内丹道成”。

紧接着又明确指出:“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

“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萃精神以为飞腾之基”。

这充分说明形意拳的根本是养气练神,内外兼修。

“力重劲刚”只属练形练精阶段的一个方面,是初级阶段的练法。

即使在这个阶段,也有非力重劲刚的操练内容。

拳经中还说:“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势,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进退随手之出入,来去任气之自然”。

这就明确规定了形意拳要顺乎自然,以练神练气为主。

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是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神气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斯之谓内外相合。

其拳式动静合一,气势雄厚,既庄重而又轻灵;

其劲路阴阳互济,刚柔兼备,既沉实而又圆活。

昔日刘奇兰练的龙形搜骨,起似蛰龙升天,宋世荣练的蛇形拨草,如常山蛇阵,首尾相应。

刘维祥练的鸡形四把,其劲刚柔曲直,纵横环研,闪展伸缩,变化无穷,极轻灵而又极沉实,两足落地无声,却一步踏碎一块大方砖。

马礼堂所演练的形意拳神形相合,纵横往来,按中有提,提中有按,动作旋转,循环无端,并无一丝刚劲之气。

再如郝家俊的形意拳,练出来的架子融融合合,纯任自然,无形无象,不偏不倚。

其劲路刚柔兼备,变化莫测,诚乃形意拳之“内劲儿”。

形意拳中有十二大形,确是格物之性,得之于心,以效法天地育化万物之道。

然而形意拳之根本不在于此,而在于五行拳。其运用之妙不在于简练的套路,而在于刚柔互济的内劲儿。

五行拳与人的肺、肝、肾、心、脾五个脏器的经络息息相通,其正确的练法是自内功开始,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气行于任督二脉、息全身,气发乎井池双穴,循循不已。

先提后下,一升一伏。

神率气,气率形,形随气腾。

其劲路则通透穿贴松悍合坚,伏如横弩,动若发机,绝非一般刚劲之气所可比拟。

从技击角度分析,也可看出形意拳的发劲也并非只是力重劲刚。

刘文华在技击上特别强调“破打”,其意即打中有破,打即是破,破完了也就打完了,非先破而后打。

不钻不翻,着手即打。此一接手之中,有听劲,有变化,有击发,关键在意不在力。

刘文华说得很明确:“眼之明,意使之也;脚之捷,意使之也;拳之精,亦意使之也。

故云:意者,体之帅也”。既然着重于意,便绝不能只是力重劲刚。

郭汉之有云:“形意拳尚近打,要钻进去打。接手要随,随而后才能钻得进,钻得进才能放得出”。

所谓随,便是随曲就伸,因敌变化。没有柔,如何能变化呢?

郭云深提出有形有象之用,有象无迹之用,无形无象之用。

所谓无形无象之用,即是不动而变,不见而章,随时而发,无入而不自得。

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处处是拳。

刘奇兰也说过:“忽然有敌来击,我心中并非有意打他,只是随彼意而应之,他便自然跌出”。

这如何能说是力重劲刚呢!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对着手即打,打中有破,破即是打有所体会。

在接手和一瞬间,要察知对方的劲路、虚实和意图,找出进攻的方向,确定发力的“端”和“的”。

就应以球为体,以螺旋为用,接手是柔劲,柔中处处暗着刚,因势变化,纵横环研。

只有在得机得势,一发而定输赢之时,才在一瞬间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出直速刚猛之力。

故云:无柔则不能变化,无刚则不能克敌,式式要柔中含刚,刚柔相济。

总结成歌决:“对方打来身如球,拧走转换莫停留,进入盘蛇吸食走,刚柔互济着意求”。

形意拳练劲儿的步骤是一明、二暗、三化。

即先练刚劲,后练柔劲,最后归于自然。

郭云深说:“明劲者,即吾拳之刚劲也。暗劲者,即吾拳之柔劲也。暗劲练到至善处,是暗劲之终,化劲之始也”。

李存义则更进一步,将拳中内劲儿划分为明刚、暗刚、明柔、暗柔。

并将各种内劲儿的表现形式,分别作了很形象的描述。

所谓力重劲刚,只不过是内劲儿中之明刚而已。

练劲儿要从养气开始,先用三体桩法调整气息,以意领气,循三阴三阳、奇经八脉的通道,上泥丸,下涌泉,息息相通,周流无间。

然后开步练拳,以严格的规矩练明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