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丹田”的起钻落翻,劲换不断

何为丹田的起钻落翻?

劈拳(和鹰捉)是着重练一气之起落,而一气之起落也贯穿在形意拳的其他拳式中。

所谓一气之起落的“一气”就是丹田之气。

丹田之气就是人的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所相存相容而形成的混元一气,可聚于丹田、行于腠理、发于四肢。

丹田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丹田之气的起落则是人体发劲的动力源,所以形意拳“以上以下左右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

形意拳发出的劲就是丹田之气的起落和激荡所形成的丹田内劲。

丹田之气的起,就是蓄势时候,提肛裹胯、扣肩拔背、收腹乍肋,提起丹田,将混元一气运达脊背——就是“气吞俞口”。

狗猫在发威发怒时,脊背上鬃毛乍起,象是鼓起了一个球,这就是标准的“气吞俞口”。

丹田之气的落,就是发劲时丹田的鼓荡,随着小腹鼓起,将混元一气,遽然聚集于以气海、关元为中心的丹田。

(丹田不是那一个穴位,而是一片区域)——就是“气沉丹田”。

丹田之气的起落,在站桩时和呼吸一样是慢起慢落,在盘架行拳时慢起快落,在技击实战时很多时候是激起激落,不一而论。

何为丹田开合与丹田发力?

丹田发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

所以内家一脉,首重丹田开合。

所谓“形意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

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

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

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

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的翻浪力。

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形意拳练习一年各种惊人反应:劲换不断

刘殿琛老前辈在《形意拳术抉微》中曾说“余初学技艺时颇学运气,如肩垂、项竖、齿扣、舌顶内提等,如法习之,数日一作势,渐觉气可至于心间。

然即周身倦怠,四肢无力,强习数日,则气渐觉稍往下行,而又有周身倦怠之弊。

如是者数次,而后始能一经作势,气即直达丹田,此即五行为五关之说。”

当我真正换过几次劲后,才明白刘前辈所说其实就是换劲。

老师向我解释换劲:外换劲,内通气。

一般人四肢乃至各块肌肉,气大多是堵着的(当然这里的气并非维持生命的荣卫之气,而是混元气被堵着通不过去)。

换劲就是将这些堵塞的地方用真气冲开,冲开后神气方能透过,才能敏感。

而因为原来有於气堵塞,冲开它需要一些真气,所以会出现倦怠的感觉,不是错觉,而是真倦怠。

等真气缓过来后,自然会感觉身上有些地方灵活敏感了。

像我换腿上的劲时,双腿累的要命,感觉骨髓都空了。

大约三四天后,双腿很是松快,很像踩在橡胶上,总是弹性十足。

拳经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讲得就是人的五脏对于真气通过是五大关口。

只有把五脏的劲换了(都有各自的验证可以辨别),才有可能打出内劲。

其实何止五脏,身上堵着的地方都是一个关口,所以进入了形意拳的大门后,大大小小的劲就开始换了。

这里有常人吃不了的苦。

不是练功时间,而是肌肉酸软之苦。

形意拳入道和改变人气质的说法正是和这有直接关系,只有身体通透了才可能通周天或交手时身体敏感,周身活泼宛如一气。

“常人气散四肢,形意人收归丹田”

真正换了几次劲后,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

现在看一些人甚至可以看到他的劲拘在什么地方,而搭上手后更是明显。

初学者,一定不要忽略这三个细节!

传武中各派拳法都有过人之处,功夫的高低在人,更在于有好的传承,好的练功体系。

现在练习传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有真喜欢者,已是难能可贵。

本文是写给初学形意的人,希望我门内的一些传承,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形意初学者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是“明(明白)师”而非“名(有名)师”。

形意拳是不能自学的,没有明白师父,没有几年的言传身教,是无论如何也难窥门径的。

现在网上很多大师,甚至一些很有名的人,他们网上的视频,门里人一看,就不是形意拳的东西,打的都是屈伸劲,哪有形意拳的“拧裹钻翻”。

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本人认识的一个朋友,跟随公园师父练了十几年的太极,练得十分刻苦。

到最后,练得膝盖疼不说,总算找到明白老师了,这纠正动作可是费了劲了,自己都有些没自信了。

好的老师能及时发现练习中的错误,予以纠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