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一缕阳光穿透石缝,洒在龙志炼手中的古籍上。他盘坐在石室中央的石凳上,已有整整三个时辰。石室外的竹林传来阵阵鸟鸣,清脆悦耳,与室内翻动书页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乐章。
龙志炼的指尖轻轻抚过《无相心经》泛黄的纸页,那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龙家先祖对武学的深刻见解。昨夜师叔离去后,他便沉浸在这些文字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先人的智慧。此刻,他正研读到一段关于气随意转的论述:气者,非聚于丹田而后发,乃随心而动,随念而行。意到则气至,气至则力生...
师兄,用早膳了。林雨薇温柔的声音从石室外传来,伴随着轻微的敲门声。
龙志炼合上书卷,轻轻呼出一口气。三个时辰的研读让他对内息导引术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书中关于以意导气的阐述,与他正在修炼的导引术相辅相成。他感到体内的气息流动比昨日更为顺畅,甚至在某些时刻,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气息在经脉中运行的轨迹。
来了。龙志炼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经过一夜的打坐,他的身体虽然仍显虚弱,但精神却异常饱满,就连胸口的隐痛也减轻了不少。
推开石室的石门,清晨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温暖而舒适。林雨薇已经等候在门外,手中捧着一个食盒,身旁站着师叔玄机子。师叔今日换了一身深蓝色的长袍,比起平日的黑袍少了些肃穆,多了几分亲和。
龙小子,昨晚睡得可好?师叔笑着问道,目光在龙志炼脸上来回打量。
龙志炼点头:多谢师叔关心,睡得很好。他接过林雨薇手中的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样精致的小菜和一碗热气腾腾的粥,香气扑鼻。
这是山下的老张头特意为龙少爷熬的鸡丝粥,说是大补元气。林雨薇微笑着解释,同时递上一块干净的布巾,师兄,先擦擦手。
龙志炼接过布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三个月来,林雨薇对他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从清晨的第一碗药到深夜的最后一盏灯,她总是默默地守在他身边。他接过粥碗,热气氤氲中,他看到林雨薇眼中那抹关切的神色,不由得心头一暖。
雨薇,你也吃。龙志炼将食盒中的另一副碗筷递给她。
林雨薇微微摇头:我早上已经吃过了。师兄你多吃些,这些日子你瘦了许多。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师叔在一旁坐下,慢条斯理地品着茶。龙小子,昨晚研读那《无相心经》可有收获?
龙志炼点点头,一边慢慢喝粥,一边将昨晚的感悟娓娓道来:师叔,书中关于气随意转的论述令我茅塞顿开。我尝试将这种理念融入内息导引术中,引导气息时不再拘泥于固定的经脉路线,而是根据意念的引导,效果竟出奇地好。
师叔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很好!能举一反三,这才是龙家子弟应有的悟性。他放下茶杯,神情变得严肃,不过,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你内力尽失,经脉受损,需要循序渐进,方能稳步提升。
龙志炼点头受教:弟子明白。
用完早膳,师叔起身告辞:龙小子,为师下山处理一些事务,三日后归来。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龙志炼一眼,这三日,你且专心修炼,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询问雨薇,她这些日子也研读了不少武学典籍。
龙志炼拱手送别师叔,转身回到石室。林雨薇跟在他身后,手中捧着师叔留下的一个包袱。
师兄,师叔说这是给你准备的。林雨薇将包袱放在石桌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套崭新的白色练功服和几样修炼用的器具,还有这些丹丸,说是能助你调养气息。
龙志炼拿起那套练功服,手感柔软舒适,针脚细密。他换上练功服,只觉浑身轻松,仿佛连心境都随之变得澄明。他走到石室中央,将《无相心经》和那本《内息导引术》并排放在石桌上,深吸一口气,盘膝而坐。
师兄,我就在外间,有事唤我。林雨薇轻声说道。
龙志炼微微点头,闭上眼睛,开始今日的修炼。
阳光透过石缝洒落,在石室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龙志炼按照《内息导引术》的指引,引导气息缓缓进入体内,但这一次,他尝试融入《无相心经》中气随意转的理念,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呼吸路径,而是让意念引导气息流向最需要的地方。
起初,这种尝试并不顺利。气息时而紊乱,时而停滞,甚至有几次于经脉中产生轻微的刺痛。但龙志炼并不气馁,他记得师叔的教诲:修炼之道,贵在坚持,重在体悟。
意到则气至,气至则力生...龙志炼在心中默念着《无相心经》中的句子,逐渐放慢呼吸,让心神完全沉浸在修炼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石室中的光线悄然变化,从晨曦的柔和到正午的明亮,再到午后的温暖。龙志炼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他的意识完全集中在气息的流动上,感受着那细微的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