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渊观后山的雪,下了七日七夜。
龙志炼立在幽冥峰底,仰首望那座漆黑如墨的孤峰。山巅云雾翻涌,隐约可见朱漆门扉半掩,门额上“幽冥殿”三字鎏金,却在阴风中泛着幽蓝鬼火。他腰间守暖剑嗡鸣不止,剑鞘上“并蒂莲”暗纹与怀中那枚“净世菩提”虚影遥相呼应,似在回应殿中召唤。
“龙哥哥,这里的雪……是红的。”阿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小丫头不知何时已跟了上来,素白裙角沾着几点暗红,发间银铃轻响,却衬得她面色愈发苍白。
龙志炼回头,见她望着山径上的积雪,瞳孔微缩——那雪并非寻常白色,而是浸透了暗褐色的血渍,踩上去黏腻如膏。他握住阿月冰凉的手,掌心灵力渡入:“别怕,有我在。”
“嗯。”阿月重重点头,仰起脸时,眼尾那颗朱砂痣在阴云下格外醒目,“阿月能感觉到,殿里……有爷爷的气息。”
“莫渊师伯?”龙志炼心头一震。老丐曾说他耗尽数十年研究《寒渊真解》,试图化解“种子”隐患,莫非此处……他不再犹豫,抬步踏上血雪,守暖剑在腰间轻颤,似引路明灯。
一、喜门余烬 见血封喉
幽冥殿朱门无风自开,门内涌出的不是阴风,而是甜腻如蜜的花香。龙志炼嗅得这香气,心头微惕——《寒渊真解》有载,“幽冥殿九门,各藏一念,喜门以欲念为引,最易使人迷失。”
门内是一条朱红长廊,廊畔遍植曼陀罗,花色殷红如血,花瓣上凝着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龙志炼刚踏入廊中,便听身后传来阿月的惊呼:“龙哥哥,你的影子!”
他低头一看,惊觉自己影子竟脱离地面,如活物般扭动着爬向廊壁。更诡异的是,廊壁上的曼陀罗突然全部盛开,花蕊中浮现出种种幻象:寒渊观中,他与梅映雪对坐饮茶,她执起他的手,眼波流转:“志炼,待雪化了,我们去江南看桃花好不好?”;又见自己在一线峡斩杀幽冥卫,鲜血溅在守暖剑上,剑鸣如龙;再往前,是莫渊师伯临终前的模样,枯瘦的手抚上他剑穗,声音断续:“志炼……莫要……被仇恨……迷了眼……”
“这是‘喜’门的余孽。”龙志炼闭目凝神,喉间溢出一声清啸。他记得老丐说过,九门禁制虽独立,却因“种子”相连,第一道“喜”门虽破,残念仍会纠缠。当下运起《寒渊真解》中的“破妄咒”,掌心按在剑脊,守暖剑金光大盛,如利刃劈开漫天幻象。
“阿月,闭上眼睛!”他反手将阿月护在身后。小丫头虽看不见,却能感知邪祟波动,闻言紧紧攥住他衣袖,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曼陀罗的幻象渐次碎裂,龙志炼却觉喉头一甜——方才幻境中,梅映雪的笑靥、莫渊师伯的叮嘱,皆是他心底最珍视的画面。原来“喜”门并非引诱贪嗔,而是用“执念”织网,稍有动摇,便会被自己的欲念吞噬。
待幻象散尽,长廊尽头现出一道青铜门,门上刻着“怒”字,字体如刀劈斧凿,隐隐有血光渗出。龙志炼伸手触门,掌心立时被灼得发红——这门,竟是热的!
二、怒门血劫 心剑显威
“怒门以戾气为钥。”龙志炼低声自语。他想起莫渊师伯笔记中提及,“种子”之力最善放大人心阴暗,愤怒、怨恨、不甘,皆会成为它的养料。此刻门内传来闷雷般的轰鸣,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混着刀剑相交声、怒喝声、惨嚎声,直欲震碎人耳膜。
阿月拉了拉他衣袖,指向门缝:“龙哥哥,里面有……爷爷?”
龙志炼眯眼望去,果然见门内影影绰绰有个白发老者,背对着他挥剑,招式正是《寒渊真解》中的“破山式”!那正是莫渊师伯的剑法!可再细看,老者每挥一剑,自身便会多出一道伤口,鲜血溅在青石板上,瞬间凝结成黑冰。
“是幻象!”龙志炼咬破舌尖,腥甜滋味在口中蔓延,“莫渊师伯不会如此滥杀。”他运转“心斋”内功,心神如镜,照见门内景象:那“莫渊”身后,竟立着个青面獠牙的邪修,手持骨刀,每砍一刀,便往“莫渊”体内注入一缕黑气——“种子”的残魂!
“好个阴毒手段!”龙志炼怒喝一声,守暖剑出鞘,剑锋直指青铜门。这一剑,他未用任何招式,只是将满腔怒火注入剑中——怒莫渊师伯被邪修操控,怒“种子”残害忠良,怒自己未能早日查明真相!
“心即剑,剑即心!”
金光暴涨,守暖剑化作一道流星,轰然撞向青铜门!门内“莫渊”的身影猛地一顿,青面邪修发出尖啸,黑气如潮水般退去。青铜门“轰隆”裂开蛛网纹,露出后方血池——池中浮着七具尸体,皆是寒渊观弟子打扮,心口皆插着“幽”字铁牌。
“龙公子,好手段。”
阴恻恻的声音从血池后方传来。龙志炼循声望去,只见血池边立着个红衣女子,容颜绝美却带着几分病态,眼尾勾着血痕,正是当日在一线峡遇到的“血红女子”!她本应被“心剑”斩杀,此刻却完好无损,手中还握着那柄血红匕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