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攻坚战的第一天,堀川制作所的精密加工车间里,气氛比昨日的开工仪式还要紧张百倍,每个人都表情严肃。
被拆解开的瑞士五轴加工中心,如同一具被解剖的巨兽骸骨,静静地躺在那里。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风和他脚边那个神秘的、银灰色的金属箱子上。
“各位,今天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三号机Y轴丝杠因长期热循环导致的预紧力衰减和非线性热伸长问题。”
陈风的声音在安静的车间里回荡,清晰而沉稳。
他蹲下身,打开箱子,只见里面躺着的,并非众人想象中的常规工具,而是一套造型奇特、闪烁着金属冷光的定制工装。
那是一套小型的液压拉伸装置,配有几个不同规格的卡爪和一卷细如发丝的光纤,末端连接着一个手持式的精密读数仪。
松本工程师和技术部的几位骨干都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好奇和不解。
“陈社长,这是……?”松本忍不住问道。
“这是我委托定制的‘恒应力液压拉伸器’。”陈风一边组装着工装,一边解释道。
“传统的力矩扳手,只能保证施加的扭矩,但无法精确控制螺母锁紧后,丝杠本身产生的拉伸应力。
尤其是在热态下,这种偏差会更严重。
而这套装置,可以通过液压对丝杠施加一个极其精确的拉力。
同时,这些光纤应变片会实时监测丝杠内部的微观应变,确保我们在锁紧螺母时,将预紧力精确控制在设计值的正负1%以内。”
这番解释,让在场的堀川技术人员听得云里雾里,但又感觉不明觉厉。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日常维修的范畴,更像是实验室里的科研项目。
“中村。”陈风组装好设备,头也不抬地喊道。
“在!”中村健一个箭步上前,精神高度集中。
“用电感加热器,将丝杠末端均匀加热到80摄氏度,温度误差不能超过正负2度。”陈风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这道命令,让中村健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这根滚珠丝杠是整台设备最核心的传动部件之一,价值不菲。对它进行加热,一旦操作不当,造成永久性形变,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了一眼松本等人投来的、带着审视的目光,手心瞬间冒汗。
他深吸一口气,想起了社长昨晚的信任和嘱托。
他不再犹豫,拿起手持式电感加热器和红外测温枪,动作虽然因为紧张而略显僵硬,但每一步都严格按照之前社长培训过的规程操作。
车间里安静极了,只有加热器发出的轻微“嗡嗡”声。
中村健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睛死死地盯着测温枪上跳动的数字。
75度……78度……80.1度!
“停!”他立刻切断电源,整个过程精准而果断。
“很好。”陈风淡淡地夸了一句。
这句简单的认可,却让中村健感觉比任何奖励都要来得珍贵,他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接下来,陈风开始亲自动手操作,将液压拉伸器稳稳地固定在丝杠上。
“中村,连接应变片,监控读数。”
“是!”
中村健小心翼翼地将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传感器,贴在丝杠的指定位置,然后打开了手持读数仪。
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曲线和数字。
“开始加压。”陈风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他缓缓推动液压泵的手柄,读数仪上的数字开始稳定上升。
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小小的屏幕。
这不仅仅是一次维修,更像是一场在毫厘之间进行的精密手术。
当读数达到预设值的99%时,陈风停止了加压,拿起特制的长柄扳手,对准锁紧螺母。
“中村,报数。”
“当前应变值,32.5微应变,稳定!”
“好。”
陈风手臂发力,稳稳地转动扳手。
伴随着“咔”的一声轻响,螺母锁紧到位。
“最终应变值,33.1微应变,在目标范围内!”中村健激动地报告道,声音都有些颤抖。
成功了!
最关键的一步,完美达成!
松本和几位工程师凑上来看了看读数,又看了看那根看似毫无变化的丝杠,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太……太精准了……”一位年轻工程师喃喃自语,“这简直是把实验室搬到了工厂里。”
松本推了推眼镜,看向陈风的眼神,已经从之前的思考和认同,变成了深深的敬畏。
他现在才明白,陈风方案里的那些文字和数据,背后代表的是何等恐怖的执行力和技术深度。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陈风带领着中村健,用同样的方式,对生产线上其他几台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了预紧力校准和间隙调整。
中村健从最初的紧张,到后来的专注,再到最后的熟练,他的成长速度是肉眼可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