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港的喧嚣持续了数日。郑和庞大舰队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万里之外的珍奇异宝,更将一种“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所有大明臣民面前。码头附近的仓库区早已堆砌如山,礼部、户部、内廷采办等部门的官员忙得脚不沾地,清点、登记、入库,每一项工作都繁琐而充满喜悦。
晟王朱高晟作为代迎使者,主持了初步的迎接仪式后,便将具体的接待和物资清点工作交给了相关官员,自己则更多地在郑和的旗舰——那艘被命名为“安济”的巨型宝船上,与这位传奇的三宝太监进行着深入的交流。两人一个代表着帝国最新的科技与军事变革,一个掌握着最丰富的远洋航行与外交经验,虽身份迥异,却在对海洋的认知与野心上,找到了诸多共鸣。
这日午后,朱高晟正在临时下榻的官署内,听取郑和讲述此次西洋之行的详细见闻,特别是关于非洲东海岸的风土人情与物产资源。郑和虽为宦官,但言谈举止沉稳大气,目光睿智,对航路、季风、沿岸邦国的情况了如指掌,令朱高晟受益匪浅。
正交谈间,一名郑和麾下的副使前来禀报,面带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王爷,公公,此番从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带回的祥瑞‘麒麟’,已然安置妥当,请王爷与公公前往一观!”
“麒麟?”朱高晟眉头一挑,心中瞬间涌起一股属于现代人的强烈好奇。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象征着祥瑞、太平,其形象集合了鹿、马、牛、龙等多种特征。难道郑和真的在非洲找到了某种符合这种描述的、未知的神秘生物?
就连一向沉稳的郑和,脸上也露出了些许自豪的笑容:“王爷,此兽在西洋之地亦被视为奇珍,其项长如杆,身披梅花斑纹,性情温顺,当地人称之为‘吉拉夫’。臣观其形貌,与古籍中所载‘麒麟’颇有相似之处,故不惜重金,费尽周折,方能带回一头,以献陛下,彰我大明德化远被,祥瑞自至。”
朱高晟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他立刻起身:“走,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港口附近临时搭建的、戒备森严的兽苑。当朱高晟看到那只被精心照料、拴在特制高大围栏里的“祥瑞”时,他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随即化为一种极其古怪的神情,混合着愕然、失望,以及一丝哭笑不得的荒谬感。
那确实是一头高大的动物,脖颈修长无比,几乎占了身长的一半,身上覆盖着漂亮的褐色网状斑纹,四肢细长,头顶着一对覆盖着皮肤和绒毛的、小小的骨质短角。它正温和地嚼着饲养员递上的树叶,大眼睛里充满了懵懂与好奇。
这哪里是什么麒麟?这分明就是一头——长颈鹿!
现代动物园里常见的、来自非洲大草原的长颈鹿!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朱高晟一时语塞。他想象过各种光怪陆离的神兽,却万万没想到,让无数古人魂牵梦绕、视为天命所归象征的“麒麟”,其真身竟是如此“朴实无华”。他几乎能想象到,当这头长颈鹿被运到南京,在百官和万民面前展示时,会引起怎样的轰动,以及……怎样的附会与神话塑造。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一个源于认知局限的浪漫想象。
“王爷,您看……此兽是否确有麒麟之相?”郑和在一旁,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地问道。
朱高晟回过神来,看着郑和那真诚而略带自豪的眼神,又看了看眼前这头无辜的、只是长得比较奇特的大个子,终究不忍心戳破这个时代人们美好的幻想。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郑重而惊叹:“果然……形态奇异,温驯祥和,与古籍记载颇有神似之处!郑大人此次真是立下大功,此祥瑞现世,必令父皇龙颜大悦,天下称颂!”
郑和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显然对晟王的“认可”感到十分欣慰。
离开兽苑,朱高晟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是对“麒麟”幻灭的轻微失落,另一方面,则是从郑和带回的物资清单中,看到了更加实实在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巨大利益。
在返回官署的路上,郑和向他详细汇报了此次带回的主要物产:堆积如山的胡椒、丁香、肉豆蔻等热带香料,其数量足以影响未来数年大明乃至整个东亚香料市场的价格;名贵的沉香、**、龙涎香,是宫廷祭祀、贵族生活乃至医药的重要物资;大量坚硬耐腐的苏木、色泽华美的花梨木等珍贵木材,是建造宫殿、制作高级家具的上好材料;还有来自锡兰、古里等地的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璀璨夺目,价值连城。
更让朱高晟注意的是那些具有药用价值的特产: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血竭,止血生肌,对于外伤有奇效;还有诸如芦荟、犀角等……这些药材,对于他正在着力打造的新式军队的医疗保障体系,无疑是重要的补充和提升。
“王爷,这些海外之物,在彼处或许并不稀罕,但运回我大明,其利何止百倍?”郑和感慨道,“若能建立稳定的航路和贸易机制,其利源源不断,实乃国之大利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