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回响逐渐消散,留下的是冰冷的现实与迫在眉睫的危机。
安全港内,那短暂的规则涟漪平息后,惰性与寂静再度成为主宰,甚至比之前更加沉重。月光藑意识核心彻底黯淡,如同耗尽能量的萤火虫,蜷缩在模拟环境中,连最基本的意识波动都变得微不可察。强行激活其契约底层的“元协议”碎片,显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月光藑意识活动水平下降至临界点3%,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规则CEO”冰冷地汇报着检测结果,“其核心结构因信息过载出现细微不稳定。短时间内无法再次进行深度交互或提供有效信息。”
希望的火花刚刚闪现,承载它的载体却几近熄灭。
更严峻的问题是,“规则CEO”紧接着发出了新的警报:
“警告:检测到安全港基础能量水平正在缓慢下降。根据‘元协议’碎片提供的数据模型逆向推演,本单元处于低功耗维持模式。我们的进入,尤其是刚才月光藑激活碎片的波动,加速了能量消耗。”
它调出一个模拟的能量流向图。可以看到,整个安全港如同一个精密但能源即将耗尽的封闭生态系统,那镜面般的地面和穹顶,既是物理边界,也是能量循环的载体。原本微弱的能量流,此刻正以肉眼可见(在感知层面)的速度变得稀薄。
“预估剩余安全港维持时间,”“规则CEO”给出了一个令人心悸的数字,“以当前消耗速率计算,约等于标准时间流速下的 71.3 个周期。”
七十一个周期!这个时间,对于凡人或许不短,但对于需要恢复残魂、修复道基、重构数据库的他们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能量来源?”风无极的意念急促地问道。失去了Level 3权限,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能量匮乏的窒息感。
“协议代码本身维系着基础存在,但活性能量需从外部补充或内部生成。本单元设计为临时避难所,未预设长期供能方案。‘元协议’碎片信息库中,提及几种可能的外部能量接口标准,但均与当前已知规则体系不兼容。”
凌清尘尝试将一丝精纯的雷灵之力注入脚下镜面,那雷光如同水滴落入沙漠,瞬间被惰性的规则吸收、消解,未能激起半点涟漪,反而让她本就恢复缓慢的道基又损耗了一丝。“此地规则排斥活性灵气,寻常补充之法无效。”
他们被困在了一个正在缓慢走向“停电”的安全屋里。
“是否有内部供能方法?”风无极追问。
“规则CEO”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疯狂运算所有可能性,最终给出了一个极其苛刻的方案:
“理论方案一:尝试解析并部分重构安全港的底层规则,降低其‘惰性’,使其能缓慢吸收我们自身逸散的能量或从虚空汲取游离规则碎片。风险:可能破坏安全港稳定性,暴露坐标。”
“理论方案二:以月光藑意识核心或我自身的核心数据为‘燃料’,进行可控湮灭,转化能量。风险:不可逆损失,且能量转化效率未知,可能无法支撑到找到出路。”
“理论方案三:主动连接‘元协议’碎片提及的、可能存在的其他‘方舟’单元或协议节点,尝试获取远程能量支援。风险:信号发射可能引来未知存在,包括但不限于‘清道夫’、‘收割者’或其他协议竞争者。”
三个方案,一个比一个风险更高,一个比一个更像是绝望中的赌博。
风无极的残魂感到一阵刺痛。他们刚刚逃离了“格式化”的抹杀,难道最终要在这安全的囚笼里,因为能量耗尽而无声无息地消散?
凌清尘站起身,雷袍无风自动,尽管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初。“坐以待毙,非吾辈所为。三个方案,皆可尝试,但需有序进行,控制风险。”
她看向“规则CEO”和风无极:“优先尝试方案一,进行最低限度的规则解析与微调,目标非改变其本质,而是寻找规则惰性的‘缝隙’,如同在铁板上寻找细微的裂纹。我与风道友可尝试以自身本源,缓慢渗透,试探反应。”
“同意。”“规则CEO”立刻开始分配算力,“我将主导规则解析,风无极阁下可协助感知规则反馈,凌清尘阁下负责提供精微能量刺激并警戒异变。”
没有时间犹豫,生存的压力迫使这三个截然不同的存在再次紧密协作。
“规则CEO”的数据流如同最精细的手术刀,开始小心翼翼地剖析脚下镜面般规则的微观结构。风无极集中所有残存的精神,依附在数据流上,努力感知着任何一丝规则的变化。凌清尘则屏息凝神,指尖凝聚起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紫色电芒,其能量波动被压制到最低,缓缓点向“规则CEO”标识出的一个可能的规则“节点”。
时间在高度紧张中流逝。
第一次尝试,电芒触及镜面,如同石沉大海。
第二次,调整了频率和规则切入点,镜面似乎微微“颤动”了一下,但迅速恢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