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凯旋!零伤亡的奇迹
寅时末,天色依旧被浓墨般的黑暗笼罩,只有东方天际线透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鱼肚白,预示着黎明将至。帮源洞前的山道上,一队长长的人影正沉默而迅疾地移动,正是执行完夜袭任务归来的天策府将士。
与出发时的紧张肃杀不同,此刻的队伍虽然依旧保持着严格的静默行军纪律,但一种难以抑制的、火热的兴奋感,如同实质般在每个人胸中涌动、传递。没有人高声喧哗,但那一双双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的眼睛,那微微上扬的嘴角,那挺得笔直的腰板,无不昭示着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何等酣畅淋漓的胜利。
队伍最前方,方腊的步伐沉稳有力。他身上的皮甲沾染了些许夜露和烟尘,但神色间不见丝毫疲惫,唯有深邃的眼眸中跳动着冷静与思索的火花。他一边行走,一边在脑海中飞速复盘着刚才行动的每一个细节:火把投掷的时机、哨音命令的准确性、队员之间的配合、撤退路线的顺畅度……“零伤亡”,这个在现代军事行动中都堪称理想的结果,在这冷兵器时代的夜袭中竟然近乎完美地实现了。这不仅仅依赖于超越时代的战术理念,更得益于天策府初建的那套简陋却有效的组织体系——侦察司的情报、作战司的计划、后勤司的保障,以及教导司初步凝聚的意志。这一切,共同铸就了这场奇迹。
紧跟在他身侧的是庞万春。这位神箭手此刻的心情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手中那张硬弓的弓弦似乎还在微微震颤,不是源于疲惫,而是源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他参加过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哪一次不是刀口舔血,箭矢呼啸,与死神擦肩而过?像今夜这般,如同鬼魅般潜入敌营,放火、制造混乱、精准狙杀关键目标,然后如同潮水般退去,自身毫发无伤,而敌军却已陷入一片火海与自相践踏的恐慌之中——这种战法,完全颠覆了他过去对“打仗”二字的认知。他时不时抬眼看向前方那个挺拔的背影,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敬畏。这位“圣公”,不仅拥有鬼神莫测的手段,更拥有一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魔力。他心中那点因为方腊年轻而产生的疑虑,此刻已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信服。
队伍中间,负责后勤司的赵普虽然未能亲临一线冲杀,但此刻他的激动之情丝毫不亚于任何人。他带着几名后勤队员,携带着担架和急救物品,原本是准备接应可能出现的伤员。然而,直到整个队伍完整归来,他们准备的担架依旧空空如也,急救包甚至未曾打开。这种“无用武之地”的失落,瞬间被巨大的狂喜所淹没。他看着身前身后那些虽然满身烟尘却精神抖擞的同伴,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负责的粮草器械分配、行军干粮的准备,乃至每个人身上那壶助燃的火油,都是这场胜利不可或缺的基石。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方腊所说的“后勤乃胜负之半”的真正含义。
队伍末尾,由几位原教导队成员组成的押后小队警惕地注视着后方,防备可能出现的追兵。但寂静的山岭间,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宋军大营方向隐约传来的、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混乱喧嚣。那喧嚣声,此刻听在他们耳中,已不再是威胁,而是胜利最动听的背景乐章。他们相互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兴奋与坚定。教导司宣讲的那些“为何而战”、“天策府之志”,在这场奇迹般的胜利面前,从空洞的口号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现实。
当帮源洞那熟悉的洞口轮廓在晨曦微光中显现时,一股更加炽热的情绪在队伍中蔓延开来。
洞口处,火把通明。得到消息留守洞内的邵仙英,早已率领着所有未能参与此次行动的妇孺老弱,以及负责警戒的少量士兵,翘首以盼。当那支熟悉而又带着胜利气息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时,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邵仙英站在最前方,一身素净的衣裙在晨风中微微飘动。她的双手紧紧交握在身前,指节因用力而有些发白。尽管对方腊的能力有着信任,但夜袭敌营终究是刀剑无眼的险事,她的心始终悬在半空。当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安然无恙地走在队伍最前面,看到他虽然面带疲惫但眼神明亮如星时,她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下来,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眼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些许湿润。但她迅速眨了眨眼,将情绪控制住,脸上露出了温柔而欣慰的笑容。她是他的妻子,更是天策府的主母,此刻,她必须保持镇定,与他一起迎接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人群中的激动情绪则直接得多。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回来了!圣公回来了!大家都回来了!”
刹那间,欢呼声、哭泣声、激动的询问声响成一片。
“爹爹!爹爹你没事吧?”一个孩童的声音尖利地响起。
“当家的,你可算回来了!吓死我了!”一位妇人抹着眼泪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