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余小生的独居小院被一层淡淡的青光笼罩。院内灵草葱郁,灵气在固元丹的药效催化下,如同溪流般汇聚向闭关的静室,空气中弥漫着精纯的木系灵力与丹药的清香。
服下固元丹已有三日,余小生盘膝坐在静室中央的蒲团上,双目微闭,心神沉浸在修行的静谧中。丹药的药力早已融入经脉,涤荡着残存的杂质,让他的融灵期根基愈发稳固。但此刻,他并未急于冲击更高境界,而是任由思绪回溯,复盘这场波澜壮阔的宗门小比,以及入宗以来的点点滴滴。
【旁白:修真之路,闭关不仅是积累灵力,更是沉淀心境。余小生的闭关,不求灵力暴涨,只求道心澄澈——这正是破妄期突破的关键:境由心转,心明则境通。】
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与林浩在主擂台上的死战。林浩的怨毒、暴元丹的虚浮、青元掌击中气海的决绝……那一战,他终结了三年积怨,也第一次直面“惩戒恶徒”的正义重量。“当时我若手软,林浩日后必为更大祸患,”余小生心中自语,“守护并非纵容,而是守护正道,守护值得守护之人。”
思绪流转,楚巍那如山岳般的防御与浑厚灵力映入脑海。百回合苦战,灵力耗尽时的无力感,败北时的坦然,以及楚巍那句“你的潜力,百年内可期”。墨尘子的告诫随之响起:“汝之道心坚凝,技法纯熟,所欠无非水磨工夫与生死历练。”余小生豁然开朗:“败北并非耻辱,而是看清短板的明镜。灵力积累需岁月沉淀,实战经验需生死打磨,但道心,却可在反思中升华。”
他想起云肴城地窖中妹妹温热的手掌,想起黑风岭生死一线时的挣扎,想起墨尘子书房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警示,想起宗主大殿上“道心为基,实力为翼”的勉励。这些片段如同珍珠,被“守护”二字串联起来,构成他修行之路的全部底色。
“从前我以为,守护是执念,是必须扛起的重担,”余小生的心湖泛起涟漪,“我怕辜负妹妹的依赖,怕辜负墨师的教诲,怕辜负宗主的青睐,这份怕,让我在强敌面前虽勇却滞。”
他深吸一口气,丹田内的灵力随着心绪起伏,缓缓流转。胸前的青木佩突然微微发热,一丝柔和的青光渗入经脉,如同一缕清泉,涤荡着心中最后的迷惘。“若守护是重担,为何每次守护之后,我都能更坚定前行?若守护是执念,为何妹妹的笑容、墨师的赞许、宗门的安宁,能让我在绝境中爆发出更强的力量?”
一个念头如同惊雷,在他的识海中炸开:“守护非是负累,乃是源泉!”
这一刻,余小生的心湖彻底澄澈,映照出本真。他不再将守护视为被动承受的责任,而是主动追求的道标——守护妹妹,是为了让她平安成长;守护宗门,是为了报答栽培之恩;守护正道,是为了坚守修行本心。这份守护,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驱动他突破极限、勇往直前的核心动力。
“此心澄澈,万力皆可为我所用!”
随着这声内心的呐喊,余小生的道心彻底圆满。他周身的灵力骤然沸腾,不再是之前的温和流转,而是如同奔涌的江河,在经脉中呼啸穿行。静室外的灵气被疯狂牵引,汇聚成一道肉眼可见的青色灵气柱,直冲云霄,将夜色染成一片青辉。
青木佩光芒大放,悬浮在他头顶,古老的纹路流转,散发出磅礴的守护之力与道途指引的气息。那股力量并非直接提升灵力,而是稳固他的道心,引导灵力按照《青元诀》的最高奥义运转,冲击着那层横亘在融灵期与破妄期之间的无形壁垒。
【旁白:破妄期,破的是心中虚妄,明的是修行本真。余小生勘破“守护即执念”的虚妄,明悟“守护即源泉”的本真,道心与境界完美契合,突破已成水到渠成之势——这便是修真界流传的“境由心转”,而非单纯的灵力堆砌。】
灵力冲击壁垒的过程并无痛苦,反而充满了通透与舒展。之前融灵期的瓶颈如同薄纸,在圆满的道心与精纯的灵力面前瞬间破碎。灵力涌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变得更加凝练、灵动,与天地间的灵气共鸣愈发强烈,仿佛自身成为了灵气的一部分,举手投足间便可引动天地之力。
更关键的变化发生在识海。随着境界突破,一片朦胧的感知如同潮水般从识海蔓延开来,突破了肉身的局限,笼罩了整个小院,甚至延伸到院外的山道。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百米外一株灵草的呼吸,感知到三名路过弟子的灵力波动,甚至能隐约察觉到远处赤阳殿方向传来的阴鸷气息——这便是破妄期修士独有的灵识!
灵识初萌,如蒙尘的镜子被擦拭干净,能洞察虚妄,感知细微。余小生甚至能通过灵识“看到”自身经脉的每一处流转,看到丹田内灵力与青木佩的共鸣,看到道心如同琉璃般澄澈,映照出“守护”二字的金光。
“真觉境·破妄期……”余小生缓缓睁开双眼,眸中青光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察一切的平静与坚定。他伸出手掌,一缕凝练的青色灵力在指尖流转,灵动非凡,只需心念一动,便可化作攻防自如的力量。灵识展开,整个青木宗的灵气脉络在感知中若隐若现,弟子们的修行气息、长老们的威压,都清晰可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