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夫人让老奴来问你,替大小姐求的封赏,求到了吗?”
宋清宁面圣后从皇宫出来,便如上一世遇见刘妈妈来问。
她口中的夫人,是宋清宁的母亲,永宁侯府二房夫人。
她口中的大小姐,是她的堂姐,永宁侯府大房嫡女。
从小母亲教导她,二房要以大房为天,堂兄和堂姐是大房嫡出,身份尊贵,她和哥哥要潜心侍奉。
她十四岁替堂兄从军,用鲜血拼得军功。
第一次,母亲命她用军功求得圣上破例在堂兄未及冠时,封堂兄为侯府世子。
第二次,为母亲换来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封号。
现在是第三次。
十天前,母亲的信送到她手上。
信上命令她:这一次用军功为堂姐请封县主。
母亲说,堂姐到了议亲的年纪,有县主封号,堂姐能嫁一个更显赫的高门世家。
上一世,她听从母亲,为堂姐请封县主。
堂姐凭着县主封号,甩脱门第落魄的未婚夫,嫁入沈国公府。
却把她作为“补偿”,塞给了堂姐那未婚夫。
她受尽婆家磋磨,却无意间偷听得知,堂兄和堂姐才是母亲的亲生儿女。
二夫人两次设计与大房换子换女,让她的儿女踩着自己和哥哥的血肉得享尊荣。
知晓真相的她,拼尽全力想要拨乱反正。
为了藏住这个秘密,二夫人阻拦她,堂兄威胁她。
堂姐毫不犹豫的砍断她的手脚,将她做成人彘,关进庵堂,让她自生自灭。
临死时,他们告诉她:
她的亲生父亲永宁侯前线战死。
亲生母亲永宁侯夫人自尽殉夫。
亲兄长为争夺花魁娘子的一夜**,被人打死在青楼。
一家四口,无一人活下来。
她死不瞑目。
再睁眼,回到了军队凯旋归京途中,“母亲”派人送来书信时。
她重生了!
“二姑娘,我问你话呢,有没有求到为大小姐请封县主的圣旨?”刘妈妈不耐烦催促。
二姑娘屡立军功,可在侯府却是谁都能踩上一脚,十分好欺。
宋清宁锐眸扫向她。
刘妈妈第一次从她身上感受到杀气。
杀气转瞬即逝。
宋清宁说,“圣旨稍后就会抵达永宁侯府。”
圣旨会到侯府,却不是赐封堂姐县主的圣旨!
“好,太好了!”
“我这就赶快回侯府,告诉夫人这个好消息,让大小姐好好准备接旨受封。”
刘妈妈神色激动。
上马车前,她将一个装着女子衣裳的包袱扔给宋清宁,嫌弃道:“二小姐换一身衣裳再回府吧,身为女子,穿着一身铁疙瘩,像个男人一样,实在有失女子风范。”
一身战袍,让人心中生畏。
刘妈妈思及刚才那一瞬的杀气。
难怪夫人从来不让二姑娘穿战袍进侯府,也不知那衣服上沾了多少死人的血。
晦气!
马车驶离宋清宁视线。
每次回府,二夫人都会为她准备好女装,都是堂姐弃之不要的旧衣。
旧衣并不合身,穿在身上不伦不类。
二夫人今天特意请了族中长老,要将堂姐获封县主的殊荣写入族谱。
前世,她穿着这身旧衣回府,在堂姐华服对照下丑态百出。
人人都赞美堂姐仪态端庄,是宋氏全族的荣耀。
全然忘了,那荣耀是谁得来的。
宋清宁利落的翻身上马,抽出缠腰软剑劈开包袱。
衣裳碎裂一地。
这一世,她用命拼来的军功,不会再为堂姐换来县主的封赐。
不止如此。
堂兄的“世子之位”,“母亲”的“一品诰命”。
她用军功为他们换来的荣耀,属于大房的一切,也都要全部拿回来!
永宁侯府。
刘妈妈先一步带回了消息:“夫人,赐封大小姐为县主的圣旨,稍后就到。”
厅里,除了离京的永宁侯与二爷三爷,所有人都到齐了。
老侯爷坐在主位,族中长老们面露喜色。
二夫人柳氏振奋起身,“当真?好,太好了,我就知道不会出什么差错,快去给大小姐传信,让她安心准备好接旨。”
“是,夫人。”
柳氏常年掌着永宁侯府的中馈,下人们称柳氏为“夫人”,衬得一旁真正的侯府主母陆氏像透明人。
族中长老,不知谁说道:
“真是大喜,先是大少爷还没及冠就封世子,再是柳氏得封‘一品诰命夫人’,到如今大小姐获封县主,侯府出了个宋清宁,实在是捡到宝了。”
世子宋明堂脸色骤沉:“本世子未及冠就封世子,是靠着本世子名满京城的学识,和她宋清宁有什么关系!”
他最讨厌别人说世子之位是宋清宁用军功换来的。
“是啊,世子才学冠绝京城,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和宋清宁无关。”柳氏笑容满面的附和。
宋清宁进门听见这两句,心中恨意夹杂讽刺。
且不说用军功替他换来的世子之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