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敬畏法律 > 第127章 抢夺

敬畏法律 第127章 抢夺

作者:杨建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1:55:12

人类对的认知,始终在生存需求与道德约束的张力中演变。从《汉谟拉比法典》对抢劫行为的严惩,到《唐律疏议》中与的区分,再到现代刑法对抢夺罪的精细化界定,法律始终在回应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将野蛮的生存本能纳入文明秩序。

考古发现显示,早期人类遗址中常出现暴力创伤的骨骼,这印证了《人类简史》中智人通过合作与竞争双重策略崛起的论断。但值得玩味的是,随着文明演进,抢夺行为逐渐被等概念替代——这并非人性本善的证明,而是社会规则对个体野性的驯化。正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揭示的:当抢夺成本高于收益时,人类会自发建立契约体系。

当代刑法对抢夺罪的界定,体现了从结果犯行为犯的转变。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以公然夺取公私财物为构成要件,既不同于抢劫罪的暴力胁迫,也区别于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这种立法选择,实质是对抢夺行为公开性即时性的双重规制,将野蛮的生存冲动转化为可控的法律行为。

抢夺罪的认定,需满足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四要件,其司法实践呈现三个特征: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抢夺行为需结合年龄与情节综合判断。例如,12岁儿童抢夺他人手机,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但16岁少年持刀抢夺,则可能因情节恶劣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区分体现了法律对可塑性危险性的精准把握。

抢夺罪的客体需满足可支配性价值性双重标准。2023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手机后立即丢弃,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抢夺罪,因手机仍处于被害人控制范围内。而2024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身份证后用于诈骗,则因身份证本身无独立价值,最终以盗窃罪定罪。这种判断标准,反映了法律对概念的动态理解。

在司法实践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需结合行为方式、财物性质、事后处置等综合判断。例如,2025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财物后立即归还,法院认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缺乏持续性占有意图。而2026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财物后用于赌博,则因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被定罪。

抢夺罪的刑罚设置,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与宽严相济政策的结合: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025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手机价值3000元,因系初犯且积极赔偿,被判处拘役三个月。这种量刑体现了法律对轻微犯罪的宽容态度。

具有数额巨大其他严重情节的抢夺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2026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财物价值10万元,且系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这种量刑体现了法律对严重犯罪的打击力度。

根据《刑法》第五十二条,抢夺罪可并处或单处罚金。2025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财物价值5000元,因经济困难,法院判处其罚金2000元。这种刑罚设计,体现了法律对经济犯罪的针对性规制。

在司法实践中,抢夺罪的认定面临三个核心难题: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构成要件,而抢夺罪则强调公然夺取。2025年某案中,被告人抢夺他人财物时轻微推搡被害人,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抢夺罪,因暴力程度未达到抢劫标准。这种判断标准,反映了法律对暴力程度的精准把握。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以秘密窃取为构成要件,而抢夺罪则强调公然夺取。2026年某案中,被告人趁被害人不备抢夺其财物,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抢夺罪,因行为具有公开性。这种判断标准,反映了法律对行为方式的严格区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为构成要件,而抢夺罪则强调公然夺取。2025年某案中,被告人以虚假承诺骗取他人财物后逃跑,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抢夺罪,因行为具有公开性。这种判断标准,反映了法律对行为性质的精准把握。

抢夺罪的预防,需构建刑事处罚-社会矫治-道德教育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的刑罚设置具有明显的威慑效果。2025年某案中,被告人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满释放后未再犯罪。这种威慑效果,体现了法律对犯罪预防的积极态度。

根据《社区矫正法》,抢夺罪被告人可适用社区矫正。2026年某案中,被告人因抢夺罪被判处管制,在社区矫正期间积极参与公益劳动,最终被法院减轻处罚。这种矫治效果,体现了法律对犯罪修复的重视。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抢夺罪需结合道德教育进行预防。2025年某案中,未成年人因抢夺罪被判处缓刑,法院要求其参加道德教育课程,最终未再犯罪。这种教育效果,体现了法律对犯罪预防的长期规划。

抢夺罪作为刑法中的经典罪名,其立法与司法实践始终在回应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在保障个人自由与维护社会秩序间寻找平衡。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法律始终在通过精密的设计,将野蛮的生存冲动转化为可控的法律行为。或许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喜欢敬畏法律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敬畏法律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