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场剖白心迹的谈话后,权志龙的世界仿佛被重新注入了色彩和氧气。他不再是那个被悔恨压得喘不过气的颓丧男人,眉眼间的阴霾被一种近乎虔诚的明亮所取代。他深知,真儿的松口并非全然原谅,更像是在厚重的冰层上凿开了一道缝隙,允许阳光照进去。而他,必须珍惜这缕微光,用全部的温暖和耐心,去融化剩余的严寒。
他的追求,热烈却不鲁莽,细腻地融入真儿生活的点滴。
报备,是重建安全感的第一步。 以前的他,行踪成谜,被媒体和粉丝追逐,留给真儿的是无尽的猜测和不安。现在,他主动将自己“透明化”。
“真儿,我到工作室了,今天要跟Teddy哥碰一下新编曲。”
“午餐吃了经纪人买的沙拉,很难吃,想念你以前做的泡菜炒饭。(附上一张蔫蔫的沙拉照片)”
“晚上有个无法推掉的品牌活动,大概三小时,结束后跟你报备。不会喝酒,只喝果汁,我保证。”
信息不一定每条都得到回复,但他乐此不疲。这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仪式,一种将她重新纳入自己生活轨道的宣告。有时,真儿会简单地回一个“嗯”或者“知道了”,都能让他对着手机屏幕傻笑半天。他知道,她在看,这就够了。
“偶遇”和“顺路”,是他创造见面机会的可爱伎俩。 他知道真儿现在在一家顶尖的舞蹈工作室担任首席编舞,工作忙碌且专注。他不会贸然打扰,却会精心计算时间。
“刚好在江南附近拍画报,听说你们工作室楼下的那家咖啡豆不错,给你带了一杯冰美式,放在前台了。”
“朋友送了些济州岛刚摘的橘子,很甜。我顺路给你送一箱,补充维C。”
“今天收工早,车刚好路过汉江公园。看你之前发过在这里跑步的照片,空气很好。要下来走走吗?就十分钟。”
他的“顺路”总是那么恰到好处,礼物也从不夸张,带着一种体贴的日常感。真儿有时会接受,有时会婉拒。接受时,他能开心一整天;婉拒时,他也只是略显失落,然后很快发来信息:“没关系,那你好好休息,橘子记得吃。” 他的进退有度,让真儿无法生出反感,反而渐渐习惯了他这种温和的“存在”。
音乐,是他最擅长的告白。 权志龙开始重新泡在工作室里,但这次的心境截然不同。过去的音乐里充满挣扎、反叛和些许虚无,而现在,旋律里多了温柔的底色。他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些音乐片段,不直接@谁,但歌词却暗藏玄机。
一段轻快的吉他旋律下,他写道:“比获得一位更让人心跳加速的,是看到已读标记。”
一段略带复古感的Synth-pop节奏旁,他配文:“练习了一万次‘偶遇’的借口,不如一句‘我想见你’。”
粉丝们疯狂猜测龙哥是不是恋爱了,氛围感完全不同以往。只有知情的朴智妍和屏幕这头的真儿,能读懂那字里行间笨拙又真诚的指向。真儿听着那些旋律,看着那些歌词,有时会忍不住嘴角上扬。这个男人的才华依旧耀眼,但现在,这份才华正小心翼翼地,只为她一人闪烁。
最大的改变,在于他学会了“示弱”和“依赖”。 曾经的权志龙,习惯性扮演强大和玩世不恭,生怕暴露一丝脆弱。但现在,他会在排练到嗓音沙哑时,给真儿发一条语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真儿,嗓子好痛,想吃你做的蜂蜜梨汤了。”
会在遇到创作瓶颈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死磕,而是问她:“真儿,这段旋律你觉得怎么样?给我点灵感吧。”
他甚至会跟她分享圈内的烦恼,一些无法对外人言的压力,仿佛她是他的避风港。
这种依赖,极大地满足了真儿内心被需要的感觉。她看到的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巨星,而是一个也会疲惫、会迷茫、会渴望温暖的男人。这种剥离光环后的真实,比任何鲜花和誓言都更具杀伤力。
真儿的心,确实在一点点软化。她看着手机里他絮絮叨叨的报备,会想象他认真打字的样子;收到他“顺路”带来的小礼物,会觉得一天的疲惫都被驱散;听到他新歌里暗藏的密码,会有一种只有彼此懂的甜蜜默契。
然而,顾虑依然存在。朴智妍时不时会给她敲警钟:“真儿,想清楚哦,他那个圈子,诱惑太多,压力太大。你真的准备好再次面对那些聚光灯和是非了吗?”
真儿自己也明白。她热爱现在平静、专注于艺术创作的生活。权志龙的世界是汹涌的海洋,充满激情也暗藏危机。而她的世界,是经过多年努力才构筑好的宁静港湾。再次启航,需要巨大的勇气。
一天晚上,权志龙又“顺路”送她回家。车停在公寓楼下,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道别,而是沉默了片刻,转头看向她,车窗外的霓虹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真儿,”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担心我的世界太复杂,担心过去会重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