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主簿好,我是刘达,昨晚玄德公便已经吩咐我等,备好办公案几,等待先生入驻办公呢。”
头发有些谢顶的中年儒士笑着开口说道。
“这两位,分别是张英,字祖德,刘达,字运得,前者是主记,后者是录事。
张英、刘达,这位江先生是我的主簿,你二人以后就跟着江先生,江先生的话就代表我的话,务必听从。”
刘备指着江浩说道。
“祖德兄,运得兄,还望以后同心协力,共成大事。”
江浩对着两人行了一礼。
“惟清不必客气,此二人跟随我多年,值得信任,有事放心交给他俩办理即可。”
原来,张英和刘达都是刘备从涿郡带出来的老班底。
刘达是和他一个村的,小时候一起的玩伴,斗鸡遛狗。
这人识字不多,但跟着刘备久了,会搞接待,会来事。
张英则是张飞的佣人之子,小时候,张飞喜欢练武,老爹非要逼他读书,他是认识了几个字,但不爱写作业,
张英就是他的最佳写作业手替,也借此机会认识了点字。
因为他俩识字,当然也仅仅是认识字而已,便被提拔为主记和录事,一直跟着刘备做事。
主簿、主记、录事都是秘书,用个心腹太正常不过。
四人随行进屋。
“玄德公,你忙你的吧,我在此熟悉熟悉,有张英、刘达在就行了。”
江浩对着刘备摆摆手说道,他对这个县务从来没有了解过,还是得先熟悉熟悉本职工作。
“好,张英、刘达,你二人今日没有其他事,就一件,听从江先生安排,好生伺候,尤其是张英,初步不离。”
“江先生,张英颇有武力,开得强弓,不敢说百人敌,至少十余人近不得身,
与刘平交手未必落入下风,可就近护你周全,若有急事,我不在府中可差刘达寻我。”
刘备临走前叮嘱道。
谁让城中有个不安定因素刘平呢,论武艺,刘平拍马也赶不上刘关张三兄弟,但是要打江浩,那也就一两招的事。
“好。”
江浩再次打量了张英一眼,算得上是一个好汉了,能文能武,没有扬名估计是在逃亡途中死了,或者一直跟随张飞,毕竟出身不行,佣人之子。
刘达先请江浩入座,随后招呼张英将一个大箱子搬到案几边上,打开来,里面都是成卷的竹简,青翠莹润,每根竹简都有一尺长。
“江主簿,我来为您研墨。”
刘达一脸殷勤说道。
“好。”
“你二人且把县衙的情况跟我慢慢道来,那个县尉刘平是个什么情况,因何与玄德公有仇怨。”
公务嘛,不着急,先了解人,再办事,这是一个高效的办事规律。
而且,这竹简上的字,他也就能看懂一半,还得边学边干,借用《漂白》里的一个段子,就是:
干中学。
“那刘平本是平原豪强,为人嚣张跋扈,在玄德公到任前经常欺男霸女,玄德公任平原县令后曾整治县内恶势力,其中就有刘平的手下。”
刘达一边关门一边低声说道。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若是主公不担任平原县令,则刘平恐怕能再进一步,由陈图任县令,刘平任县丞,若是如此,刘平在平原县就只手遮天了。”
张英淡淡的补充道。
他叫刘备主公,是因为他是张飞家中佣人,做梦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将他提拔为县中主记,还给他取了表字,祖德。
自那以后,他便下定决心,跟随刘备,誓死不悔。
江浩已然看出来了两人的区别,刘达,擅长察言观色,比较机灵,会来事;
张英呢,实干稳重,武艺高强,有一点点文化,办事能力强。
一个家世低贱,世代务农,他的祖父辈都给人当佣农了,能走到这一步,得到刘备的信任,引为心腹、任为主记,很难想象有多努力,吃了多少苦。
“原来如此,那陈县丞呢?为人如何。”
“陈县丞出生颍川陈家,因其叔父陈纪担任平原相,故而将其提携为平原县丞,为人随和淡泊,是个好人。
平素不参与刘平干的坏事,只是保持中立,刘平也不敢得罪。”
刘达沉思了片刻开口道。
就是这么牛皮,有时候你的寒窗苦读,十年努力,拼死拼活还不如人家的一句话。
这就是门阀的力量。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三人又经过一番交谈,江浩大概是明白了现在的情况。
从整个县衙的官职分布上看出,世家大族的影子,简称,都是有背景的人。
刘备,这时候也属于有背景的人,卢植弟子,公孙瓒同学,刘虞,刘恢背书。
一个原中枢(央)大领导,几个州郡级(省市)实职一把手的举荐。
不过真正了解内幕的人才知道,这都是刘备大小几十战的结果。
平原县县中势力经过磨合,初步分为了三块。
以刘关张为首的外来派,军事力量遥遥领先,民意支持率极高,但是没有世家基础,没有政治人才,治理的触手伸不到基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