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北海孔融孔文举,曾驳斥我说道:古时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
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涣散不服,而想用古时候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
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
夙沙卫祸害齐国,伊戾祸害宋国,赵高、英布为当时世道的大患。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孟子,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刘向,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不齿。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陈汤矫诏发兵并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之功,多的例子我就不再举了。
所以呢,聪明有德的君主,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
陈纪这个人的辩才已经很好了,小时候经常把人辩得自愧不已,留下了不少典故,像什么陈太丘与友期行,太守髡陈仲弓等。
可是遇上建安七子的孔融,段位高的离谱,放在现在就是国服辩论家,说话又锋利偏激,连祢衡这种大喷子都喷不过他,把陈纪喷了个狗血淋头。
陈纪愣是没辩论过,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把一个五十多的老头辩论的无话可说,气得陈纪回家深造了一段时间,又出仕历练,可还是念念不忘这段话,总想着能梳理一下论据找孔融再舌战一回,于是发牢骚道。
陈群和陈图讪讪一笑,这场景他们一年要见好多回,尤其是陈纪喝醉了,每次都骂孔融“辩尔娘,多管闲事,关彼何事”
意思是“辩你妈,多管闲事的家伙,关你屁事”
按道理确实不关孔融的事情,但是禁不住孔融喜欢多管闲事,评论时政,隔空开火的现象时有发生,好的他要点赞,坏的他要开喷。
李博袁直这种更表示,不是很懂,谈人情世故,我会,这么高端的辩论赛,他俩真听不懂。
刘备、张飞、李立更是听得云里雾里,眉头锁在一团,这是神马东西?
“非也非也,孔北海此言谬矣”
江浩故弄玄虚的说道,其实辩论嘛,就是抓住对方的疏漏,玩命攻击就行了,肉刑就是重刑,他虽然不完全懂,但是后世积累的知识,想要找几个破绽还是简单的。
座下诸位都是一脸惊讶的脸色。
刘备心道,不是,江主簿,你还会这个?
“哦,莫非江主簿有高见,可速说来听听”
陈纪老眼中一道精光闪过,再不似之前淡定,有些急切的说道。
“啊,这,孔北海乃长辈,我作为晚辈安敢议论”
江浩钓了钓陈纪的胃口,摆了摆手一脸谦虚的说道。
这与装逼无关了,知识无价,不能白给,你陈纪这么大一个官员,核心的政治主张,可不能空手套白狼,多少给点好处,我替你喷一下孔融。
刘备对着江浩疯狂使眼色,意思是,大兄弟,别卖弄关子了,该说就说呀,急死个人。
他知道孔融为人不错,喜欢点拨年轻人,如果今天江浩能够说出点含金量高的言论,再传到孔融耳朵里,经过孔融的宣传,那在天下也会小有名气的。
陈群也有些不解,你这,欺负我家老头不懂,孔融离这一千多公里,怕啥“无妨无妨,大可一说呀”
陈纪有些焦急的说道,能想要一个五六年困扰的难题,今日突然有解了,心情自然是激动不已,像陈纪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了伸张自己政治思想的人能不在意。
“唉,陈郡守,目前我军中甲胄缺乏,我实在是,无心参与这些高谈阔论”
江浩装作垂头丧气的说道,在甲胄二字上特意咬重了语音。
给点甲胄吧,陈大户!
刘备军中如果扩充到五六千人,最缺的就是甲胄了,兵器啥的,粗制滥造些长枪还是问题不大的。
长枪制作起来也简单,铁尖一个,铁钉一个,木柄一根,一般选择榆木、桑木,有点像现代的锄头铁锹,只是没有锄头铁锹精美而已。
正是因为长枪便宜,军队中长枪兵也是最多的,但是高端的长枪制作的成本高的离谱。
饶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脸上还是浮现了一抹感动之色,原来江浩卖弄关子,心心念念的还是军队里的甲胄。
张飞则是憨憨一笑,这他懂,铠甲嘛,有了铠甲,军队战斗力直接翻倍,江军师果然才华过人,还懂得商贾之道。
“哦,如此”
陈纪纠结了一下才说道
“3副鱼鳞甲,15副札甲,100副皮甲,不能再多了”
张飞眼睛瞪得大大的,昨夜他们血战一夜,也就缴获这么多铠甲,今日江军师一开口,不亚于值千金。
刘备内心一阵感动,这可不是小数目。
江浩大体算了一下,3副鱼鳞甲,1副20万钱,3副60万钱;15副札甲,一副2万钱,就是30万钱;皮甲,一副5千钱,100副就是50万钱,累计支援了140万钱,也可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