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计划只到了第一步,袁绍屯兵河内,居于冀州南部,匈奴从西边逼近冀州,公孙瓒从北边进攻冀州,而且他们还私底下联系了韩馥手下猛将鞠义,约定年底反叛韩馥。
明年春,只需要派荀谌前往游说韩馥,必能使得韩馥乖乖让出冀州。
袁绍手指轻敲案几,沉吟道:“公孙伯圭那边...他素来看我不顺眼,是否会按计划行事?”
逢纪微微一笑:“主公放心。公孙瓒与韩馥素有嫌隙,且其人贪功好利,只需许以冀州北部数郡,必会欣然出兵。
届时韩馥四面楚歌,我军再派友若前往游说,陈说利害,不怕他不让出冀州。”
袁绍闻言大喜,但仍有一丝忧虑:“刘备那边...我总觉此人不简单。虽出身卑微,却有关张这等万人敌为将,如今又在青州收拢民心...”
郭图不屑道:“主公多虑了。刘备虽有猛将,然谋臣匮乏,内政不修。其所行屯田之策,看似惠民,实则冒险。
若主公实在不放心,图可派人暗中唆使青州黄巾不断袭扰,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逢纪却摇头道:“公则此计恐非上策。青州黄巾本就混乱无序,若加以挑拨,恐生变数,不如静观其变。
依纪之见,刘备钱粮匮乏,而青州流民百万,不出一年,必生变乱。届时我等已据冀州,可坐观其败。”
袁绍满意点头,眼中闪着精光:好,我将亲自密会鞠义,促其决心反叛。公孙伯圭那边,还需多加打点。
虽然袁绍打心底看不起鞠义这种寒门,但刘备的刺激下,让他现在头脑清醒,英明神武。
“主公英明神武,大业可成。”
逢纪郭图神色一变恭维道。
袁绍可是四世三公之后,亲自密会鞠义这种泥腿子,这已经不是折节下交,而把舍节下交,真英明神武袁本初也!
“曹操近况如何?”
袁绍突然想起什么,有些好奇的问道。
郭图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
“曹操此去扬州募兵,可谓狼狈至极。军队出发不到三日便发生哗变,幸亏得一名叫典韦的猛将,手持双戟连杀数十人,方才稳住局势。
否则,曹孟德怕是已命丧丹阳了,可见曹孟德虽有小智,却难成大事。”
逢纪补充道:“不过其宗族兄弟夏侯惇、曹仁等人已在谯郡招募数千兵马。曹操回到陈留时,总算有了五六千人马,勉强立足。”
袁绍听罢,眼中闪过复杂神色,既有对老友处境的同情,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自满。
“孟德终究是有些才能的。”
他故作大度道,“待我取得冀州,当助他一臂之力,让他替我镇守兖州,以防刘备坐大。”
他语气中透着自信,仿佛曹操只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从某种意义来说,袁绍的大势谋划也算可以,要不是低估了曹操的野心,要是曹操像审配颜良文丑那样忠心耿耿,直接带着兖州归顺,袁绍还真能成为开国皇帝,提前几十年结束三国乱世。
袁家兄弟好像都有这个问题,袁术低估了孙策的道义,误以为扬州也在掌控之下,所以有胆子称帝,结果没想到后花园起火,直接被曹操一波干碎。
试想若是孙策能在扬州支持袁术,袁术靠着淮南地理优势加上北方袁绍,曹操还真未必能抗住袁氏兄弟的两线夹击……
逢纪闻言,眼中闪过忧色,却未直言。
他心知曹操非久居人下之辈,其人才略远超袁绍估计,扶持曹操恐养虎为患。
但见袁绍自信满满,也不便当面反驳。
郭图连忙奉承道:“主公英明,曹操虽有小才,然终不及主公万一。让他据守兖州,既可阻隔青州刘备西进之路,又可作为我军南下之屏障,一举两得。”
袁绍满意地捋须微笑,心中已经开始描绘自己坐拥北方,虎视天下的宏伟蓝图。
他却不知道,此刻他轻视的刘备和曹操,将来都会成为他霸业路上的巨大障碍。
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袁绍念叨曹操的同时,曹操也念叨着袁绍。
四月春光正好,陈留郡的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
新翻的泥土散发着特有的清香,农人们赤足踩在湿润的田垄上,弯腰插下一株株嫩绿的秧苗。
远处可见几头黄牛拉着犁铧缓慢前行,犁铧过处,黑土翻涌如浪。
曹操与戏志才漫步于田埂之上,远望士卒正在远处农忙。
去扬州募兵前,他得了典韦这位绝世猛将,募兵回到陈留的路上,又遇到了眼前这位顶级谋士,戏忠戏志才。
不料短短十日交谈,竟觉相见恨晚。
只可惜,此一文一武,非彼一文一武,要是那两位就好了。
不过,这样的感慨,曹操也只能放在心中。
“志才,依你之见,袁本初屯兵河内,下一步是往南还是往北?”
曹操忽然停步,目光投向北方,手中无意识地捻着一株绿油油的青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