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这大好局面和众将的请战,盟主袁绍脸上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他本能地想要否决。
营寨未稳?这不过是个托词。
真正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刘备集团在此战中展现出的恐怖实力和即将获得的巨大声望。
关羽的锋芒太盛,刘备的号召力在“汉室宗亲”光环下急剧提升。
若此刻让刘备再立下夺关首功,功劳的大头岂不是全归了刘备?
“这个……”
袁绍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目光闪烁不定
“诸公稍安,我军初至,营盘未立,立足未稳。
华雄虽死,然汜水关乃天下雄关,必有重兵把守,仓促进攻,恐中埋伏,损兵折将。
不若……待明日营寨稳固,再议攻关之事?”
江浩与郭嘉隐在刘备身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嘲讽与无奈。
“猪队友。”
两人心中暗骂。
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错失战机。
关羽斩将的余威尚在,敌军丧胆溃逃,此刻只需派精锐咬住那三千溃兵,驱赶着他们冲击关门,再以大军随后掩杀,汜水关唾手可得。
袁绍的优柔寡断和狭隘心胸,真令人扼腕。
“本初兄。”
公孙瓒急了,声音拔高
“战机瞬息万变,此刻关内守军见华雄身死,其部溃逃,必然人心惶惶。
若待其重整旗鼓,据险固守,我军要付出多少儿郎的性命才能填平这雄关?”
“盟主。”
曹操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袁绍
“用兵之道,贵在神速。此刻我军士气如虹,敌军肝胆俱裂,正是一鼓作气之时。
若坐失良机,待敌军稳住阵脚,再想攻关,难如登天。届时,天下人岂不怨盟主迟疑误事,坐视良机溜走?”
他最后一句话,直指袁绍最在意的名声。
袁绍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曹操的话戳中了他的痛处。
在成全刘备和背负“优柔寡断、贻误战机”的骂名之间,他艰难地选择了前者。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不甘,眼神扫过刘备时带着一丝复杂,终于拔剑出鞘,厉声道:
“好,诸公所言有理。传令。孙坚、王匡、陶谦、刘岱、孔融、公孙瓒、曹操、刘备。
命尔等八路诸侯,即刻率领本部精锐,火速进军,务必趁势夺下汜水关。先登城头者,记首功。”
念到“刘备”名字时,袁绍的语调明显顿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情愿。
他本想将刘备排除在外,但提议进攻的是刘备、公孙瓒、曹操。
斩华雄的是关羽,若不让刘备参与,吃相太过难看,必遭非议。
袁术站在一旁,脸色瞬间绿了。
你妈的袁本初,他手下有三万精兵,袁绍点的八路诸侯里居然没有他。
这分明是袁绍刻意打压,不让他有立功的机会。
“杀。”
军令如山。
被点到的八路诸侯瞬间行动起来。
汜水关前地形狭窄,无法展开大军,八家约定各出精兵一千,组成八千精锐,直扑关下。
互相约定:先登者为功。
一时间,战鼓再起,杀声震天。
孙坚豁出家底,亲自披挂上祖传的明光重铠,手持古锭刀,一马当先。
身后,程普、黄盖、韩当三大猛将紧随,率领着江东子弟兵中最为悍勇的一千精锐,如同出闸猛虎。
王匡派出麾下河内名将方悦,枪法卓绝,率领一千河内健儿。
陶谦遣心腹大将曹豹,统领一千闻名天下的丹阳精兵,悍不畏死。
刘岱命部将王肱领一千兖州劲卒。
孔融麾下猛将武安国,手持大锤,领一千北海勇士。
公孙瓒遣大将严纲,率一千幽州突骑,虽不善攻城,但气势如虹。
曹操派出沉稳的李典与骁勇的乐进,率领一千曹军精锐。
刘备这边,关羽、张飞齐出。关羽青龙偃月刀寒光凛凛,张飞丈八蛇矛煞气腾腾,率一千披甲劲卒。
江浩特意叮嘱二人:
“安全第一。若关隘稳固难攻,即刻退回,我另有破关之策,不可强求。若是破关,翼德,切记切记,不以杀人为主,要以多缴获甲胄、马匹为目标”
汜水关内,华雄副将早已随溃兵逃回,将华雄被一刀斩首的消息传遍全关。
本就因主将阵亡而军心大乱的守军,此刻更是惊恐万状。
而李肃,这个华雄的搭档,更是胆小如鼠,眼见大势已去,连守关的勇气都没有,
只匆匆命令华雄的副官率五千人“坚守”,自己则带着华雄的无头尸身和本部人马,快马加鞭,星夜逃回洛阳报丧去了。
汜水关内,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当八路诸侯的八千精锐如同狂潮般涌至关下时,关上的守军看到的,是那面熟悉的绿袍和那柄砍下华雄人头的青龙偃月刀。
关羽的身影,此刻在西凉兵眼中,无异于索命阎罗。
“是……是那红脸杀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