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话音落下的瞬间,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钢笔落地的声响。赵经理僵在原地,手里的技术手册滑到桌角,露出他刚才偷偷标注的 “漏洞”—— 那些被他视为 “致命缺陷” 的细节,此刻全成了沈知意展现专业的勋章。他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像被堵住,连一个反驳的字都挤不出来。
陆寒舟从主位站起身,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沉稳的声响,一步步走向会议桌中央。他没有看脸色惨白的赵经理,也没有理会周围人惊讶的目光,径直走到沈知意身边,目光落在投影幕布上那张优化后的榫卯结构图纸上,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这个‘双榫加固’方案,解决了传统榫卯在潮湿环境下易松动的问题,还能减少 30% 的木材损耗,是我见过最贴合星湖湾需求的设计。”
这话像一颗定心丸,瞬间打破了会议室的凝滞。陆氏的结构工程师李工率先点头,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沈总这个优化思路太妙了!之前我们还在担心南方梅雨季对实木家具的影响,现在看来完全不用顾虑了。” 现场监理王工也附和:“不仅如此,这个方案还能缩短现场安装时间,原本预计 45 天的工期,现在至少能提前 10 天。”
赵经理的手指紧紧攥成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 “刁难”,最后竟成了沈知意的 “秀场”。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陆寒舟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如此高调地认可沈知意 —— 这不仅是打他的脸,更是在宣告,沈知意在这个项目里的地位,不容置疑。
“既然大家都认可沈总的优化方案,” 陆寒舟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在赵经理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那我现在宣布:星湖湾项目家居定制部分,全面采用沈知意提出的优化方案,包括榫卯结构加固、E0 级板材分批次检测、现场安装标准化流程,所有技术参数以栖意提供的最新版本为准。”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项目授权书,在 “项目负责人” 一栏旁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推到沈知意面前,递过一支钢笔:“从今天起,沈总拥有星湖湾家居定制项目的最高决策权,包括材料采购、工艺调整、工期安排,陆氏项目组所有成员必须无条件配合,有异议的,直接找我谈。”
钢笔的金属笔身泛着冷光,却在沈知意手里显得格外沉重。她抬起头,对上陆寒舟的目光 —— 那里面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对她专业的全然信任,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在说 “我知道你能做到”。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所有人都没想到,陆寒舟会如此放权 —— 这意味着沈知意不仅摆脱了 “靠关系上位” 的质疑,还真正拥有了项目的主导权,甚至能制衡赵经理这个 “暂代主持”。
赵经理的脸色彻底垮了,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陆总!这不行!沈总虽然提出了优化方案,但她毕竟缺乏大型项目的管理经验,把最高决策权给她,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星湖湾是陆氏今年的重点项目,不能冒这个险!”
“风险?” 陆寒舟冷笑一声,拿起桌上的技术报告,翻到最后一页的签名栏,“赵经理,你仔细看看这份报告 —— 从项目启动到现在,沈总提交的 17 份技术文件,每一份都经过第三方机构审核,合格率 100%;她带队去生产基地考察了 8 次,每一条生产线的参数都烂熟于心;就连你刚才质疑的木材色差问题,她都提前准备了 3 套应对方案。你告诉我,这样的人,比你这个只会挑刺、连基本工艺都搞不懂的人,谁更值得信任?”
这番话像一把利刃,狠狠扎在赵经理心上。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 —— 他除了找沈知意的茬,对项目的实际推进,几乎毫无贡献。
“我……” 赵经理张了张嘴,最后只能颓然坐下,眼神里满是不甘和怨怼。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这个项目里,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沈知意握着那支钢笔,笔尖轻轻落在授权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墨水在纸上晕开,像是为她的专业能力,盖上了一枚沉甸甸的印章。她抬起头,对着陆寒舟微微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却格外坚定:“谢谢陆总信任,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我从来没失望过。” 陆寒舟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这是他今天第一次露出笑容,像冰雪初融,让整个会议室都亮了起来。
会议结束后,陆氏的技术人员们纷纷围上来,和沈知意交换联系方式。李工拿着自己的笔记本,递到沈知意面前:“沈总,能不能麻烦你把刚才那个榫卯加固的细节再跟我讲一遍?我想整理成技术文档,以后陆氏的其他项目也能参考。” 王工则拿出现场安装计划表:“沈总,你看这个安装流程能不能再优化一下?我们想在每个安装小组里配一个栖意的工艺师,确保施工质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