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舆论的棋子
正如徐静婉所料,股市的异常波动仅仅是第一波攻击。翌日清晨,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紧随而至,试图从心理层面瓦解市场对李氏的信心。
几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网站和社交媒体大V几乎同时发布了一系列经过巧妙剪辑、断章取义的“深度分析”文章和视频。内容直指李氏集团,声称其“依靠姻亲资本输血度日”、“内部管理混乱,夫妻各自为政”、“与华盛合作实为饮鸩止渴,可能拖累优质资产”,甚至隐晦地提及“集团核心领导人可能涉及不当往事,面临调查风险”。
这些言论真真假假,混合着部分事实(如徐家危机、基金会初期的混乱)与大量臆测诽谤,极具煽动性和迷惑性。水军在下方向导性地带节奏,质疑李氏的盈利能力和诚信,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开盘后,李氏旗下公司的股价再次承压,虽然李墨调动了巨额资金托盘,避免了再次跌停,但走势依然疲软,成交量居高不下。
总裁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助理不断汇报着负面舆情的发酵情况。
李墨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依稀可见的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眼神冰冷。这时,内线电话响起,是徐静婉。
“舆论的情况看到了?”李墨接起电话,声音低沉。
“看到了。”徐静婉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异常冷静,“比我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他们想制造恐慌,动摇投资者信心,配合股市上的做空。”
“你有什么想法?”李墨直接问道。在这种关头,他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和策略。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徐静婉清晰地说道:“常规的辟谣声明效果有限,只会陷入自说自话的被动。他们攻击的点很分散,但核心是‘信任’二字。我们需要一个更直接、更有力的回应。”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果决:“我建议,以李氏家族发言人的身份,立即召开一场小范围的媒体见面会。不是念稿子,是现场回应质疑。”
李墨眸光一凝:“你亲自出面?”
“是。”徐静婉回答得毫不犹豫,“他们不是攻击我们‘夫妻各自为政’吗?那我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共同面对。而且,由我来回应关于基金会、关于‘木兰生活’以及与华盛合作的质疑,比集团公关部更有说服力。”
她的提议大胆而冒险。面对这些尖锐甚至恶意的问题,现场应对稍有差池,便会弄巧成拙,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但她眼神中的坚定透过电话传递过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李墨沉吟了不到三秒。他了解她的能力,也信任她在压力下的定力。
“好。”他沉声应下,“我让周峰配合你,需要什么数据和支持,直接跟他要。地点安排在集团内部会议室,严格控制媒体数量和入场资格。”
“明白。”徐静婉利落地应道,随即挂了电话,立刻投入准备工作。
一小时后,李氏集团总部一间布置简洁的会议室内,十几家经过筛选的权威财经媒体记者到场。长枪短架对准了前方单独放置的发言席。
徐静婉准时出现。她没有选择过于强势的职业套装,而是穿了一身剪裁优良的浅灰色丝绸衬衫和黑色西裤,颈间依旧是那条幽蓝的钻石项链,妆容清淡,气质沉静而干练。她独自一人走上发言席,没有携带厚厚的稿件,只有手边放着一台轻薄的平板电脑。
她没有寒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记者,直接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室: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到场。近期,针对李氏集团及我个人的一些不实信息在网络上传播,造成了市场不必要的困扰。今天,我代表李氏家族,就几个核心问题,在此做出正面回应。”
她开门见山,毫不拖泥带水。
“首先,关于‘依靠姻亲资本输血’。”徐静婉调出平板上的数据图表,投影到幕布上,“这是李氏集团近三年的核心财务数据,以及我名下基金会接受徐家初始资金注入后的全部资金流向和项目审计报告。所有资金往来合法合规,且基金会目前已实现良性循环,并成功与华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集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数据在此,欢迎各位专业人士查验。”
她的语气客观,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一位记者立刻尖锐提问:“徐总监,但不可否认,李氏确实在徐氏集团危机时提供了帮助,这是否构成利益输送?”
徐静婉迎上对方的目光,从容不迫:“商业合作基于互利共赢。李氏对徐氏当时的帮助,是基于市场规则的商业行为,有完备的法律文件和风险评估。更重要的是,经过整合与发展,徐氏原有的部分优质资产已成为李氏多元化布局中有益的补充。请问,一个成功的商业整合案例,为何会被曲解为‘输血’?”
她巧妙地将问题引向了商业逻辑,反问得对方一时语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