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千里边界的山林撤离时,林邑川的灵识已将周边地形扫过三遍。
连续三月的猎邪生涯让他养成了极致的谨慎,突破筑基四重这般关键的修行,容不得半分差错 —— 不仅需要绝对安全的环境,更要充足的灵气支撑。
最终,他将目标锁定在一处隐匿于断崖下的天然山洞。
这处山洞藏在黑风岭余脉的西侧断崖中段,被茂密的垂枝藤完全遮掩,若非灵识探查到崖壁后有空旷空间,即便贴着断崖走过也难发现。
林邑川拨开垂枝藤,一股温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口仅容一人侧身进入,内部却渐次开阔,约莫三丈见方,地面铺着一层细腻的白砂,岩壁间渗出的灵泉滴落在石洼中,泛起细碎的水光,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灵气 —— 竟是天然的聚灵之地。
“就是这里了。” 林邑川低语,先取出一枚灵火石点亮山洞,淡橙光芒驱散黑暗后,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防御。
第一步是预警阵盘:他选了洞口内侧三尺处,将一枚刻着 “风纹” 的一阶预警阵盘嵌入地面凹槽,阵盘边缘的六个小孔中各嵌入一块下品灵石。
注入灵力的瞬间,阵盘表面泛起淡青色微光,一道无形的感知屏障顺着崖壁蔓延开去,将山洞周围五十米范围纳入监控 —— 一旦有生灵踏入此界,阵盘便会发出细微的嗡鸣。
紧接着是防护阵盘。
他在山洞中央稍偏后的位置放下那枚中级防护阵盘,这次嵌入的是十二块中品灵石,按五行八卦方位排列,中央额外多放了一块上品灵石以增强光幕强度。
灵力灌注间,淡金色的光幕从阵盘升起,如同倒扣的琉璃碗将山洞笼罩,光幕表面流转的符文与岩壁渗出的灵气相互呼应,竟比寻常环境下的防御强度提升了两成。
“还不够。” 林邑川眉头微蹙,又取出三张隔音符。
他沿着防护光幕的内侧,以灵力牵引符纸贴在岩壁上,三张符纸形成等边三角形,激活后瞬间化作一道无形的隔音屏障。
他刻意咳嗽了一声,洞外传来的灵泉滴落声瞬间变得模糊不清,仅余阵法运转的极细微嗡鸣 —— 这般双重防护,即便洞外发生筑基修士的激战,洞内也能保持安宁。
防御布置妥当,林邑川终于将重心放在突破的核心 —— 聚灵阵盘。
他将聚灵阵盘放在山洞正中央,阵盘直径近两尺,表面刻着繁复的螺旋纹,是他修复的聚灵阵盘,聚灵效率比普通聚灵阵盘高出三成。
紧接着,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千块中品灵石,整齐地围绕阵盘摆成三层同心圆,每块灵石的灵气输出口都朝向阵心;
最后,五块散发着浓郁灵气的上品灵石被他小心翼翼地嵌入阵盘中央的五个凹槽,淡白色的灵光刚一接触阵盘,螺旋纹便亮起柔和的金光。
“呼。” 林邑川长舒一口气,在聚灵阵盘中央铺好软垫,盘膝坐下。
他先检查了一遍周身状态:三个月的猎杀让他的灵力底蕴愈发厚实,丹田内的灵液已充盈到近乎凝固,经脉经过反复冲击与修复,韧性比筑基三重时强了近一倍;
混沌灵体散发出的微光比以往更盛,吸收灵气的速度隐隐有加速之势。
突破前的最后准备,是服用一枚三品清心丹。
丹丸入口即化,一股清凉的灵力顺着喉咙流入丹田,瞬间抚平了连日战斗残留的躁动。
林邑川闭上眼睛,双手结出《白诀》的 “引气印”,指尖的灵光与聚灵阵盘的金光遥相呼应 —— 随着印诀落下,阵盘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周围的中品灵石开始释放灵气,如同溪流汇入江河,顺着螺旋纹涌向阵心;
五块上品灵石更是爆发出浓郁的灵光,化作五道白色气柱,与天地间的灵气一同被阵盘牵引,朝着林邑川的周身涌来。
“开始了。” 林邑川心中默念,将《白诀》运转到极致。
灵识内视丹田,原本如同金色溪流的灵液此刻正剧烈翻滚,在聚灵阵的加持下,外界灵气如同奔腾的江河,顺着周身毛孔涌入经脉,再汇向丹田。
起初一切顺利,灵气在经脉中流转自如,不断冲刷着丹田壁垒 —— 那是阻挡他进入筑基四重的关键,如同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将丹田与更广阔的灵力空间隔绝。
但当灵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冲击壁垒时,阻力骤然显现。
“嗡 ——” 丹田传来一阵沉闷的胀痛,壁垒如同坚韧的皮革,任由灵气反复冲击,却只泛起细微的涟漪。
林邑川没有急躁,他想起《白诀》中 “以柔克刚” 的法门,转而引导灵气化作细密的针芒,集中冲击壁垒最薄弱的一处 —— 那是他筑基三重时便已察觉的缝隙,只是当时灵力不足,无法撼动。
针芒般的灵气持续冲击着缝隙,胀痛感渐渐蔓延至全身,经脉仿佛被无数细针穿刺,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林邑川咬紧牙关,调动混沌灵体的力量 —— 体表的微光突然暴涨,化作淡金色的护罩,不仅护住了经脉,更将外界灵气的吸收速度提升了三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